突出“中流砥柱作用”
1985年,中央舉行抗戰勝利40周年紀念,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先后發表紀念文章《偉大的全民抗戰》和《中國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國民黨的抗日行動也得到承認。
1995年50周年紀念時,在突出強調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
同時也肯定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現在的60周年紀念,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繼續強調了這一點。
按照大陸史學家的主流看法,中共在“九一八”后就獨立領導了東北抗日聯軍和義勇軍的對日作戰。在“七七”事變后,中共主張實行全面抗戰,倡導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并提出了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戰略原則。中共還領導抗日軍民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建立抗日民族根據地,成為抗戰的中堅力量,敵后戰場也逐步成為抗戰的主戰場。
“宣傳一些國民黨的愛國將領是必要的,但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作用絕不能含糊。”支紹曾說。
郭德宏參與了此次60周年紀念一系列活動具體實施工作,上述說法得到了他的證實。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最大的感受是,此次紀念活動“特別突出地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他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一是此次中國軍事博物館的紀念專題展覽,主要內容是關于中國共產黨方面的。
還有一個例子是,定于9月初召開的中央七個單位聯合舉辦的研討會,論文已經交上來了,100多篇論文大部分是關于共產黨抗戰的。
8月9日,中國軍事博物館編研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此次紀念活動中,軍事博物館主要會辦兩個展覽:一個是關于共產黨的抗日英烈展;二是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書畫展。
問及具體展出內容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是8月16日才開展,內容跟50周年展相比,有的角度不太一樣。
《瞭望東方周刊》在軍事博物館東四樓看到正在布置的展廳,工作人員忙碌不停。
對展出內容有所了解的支曾紹告訴記者,展出的主要是中國共產黨抗戰英烈的事跡,“里面還有加拿大的共產黨員”。
對于突出中共領導抗戰走向勝利,并使民族獲得解放,此間一位中央部門的權威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它是人民和歷史的選擇,而在新的時期,如何發揮黨的先進性,使作為二戰戰勝國的中國實現新的崛起,又成了中共肩負的歷史使命。
為后世書寫真實的歷史
白紙黑字的書籍是可以長期保存的歷史檔案和教育資料。出版界是此次紀念活動中表現最突出的部門之一。全國各大書店都可以看到有關抗戰的新版書籍。
新聞出版總署圖書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去年底他們開始確定今年的工作時,就把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作為重點內容,列入了選題計劃。今年初中央辦公廳發了一個文件,要求要做好出版界紀念抗戰的工作,為此新聞出版總署專門確定了100種抗戰重點書籍和一大批電子音像出版物,內容或反映中共領導下的抗戰,或反映統一戰線,或反映全民抗戰,或反映日本暴行。
各圖書出版社上報了二三百個選題,最后,從中確定下來了100個。這100個中分為兩種: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占90%,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占10%,其中前者中反映中共作為抗戰中流砥柱的又占56%。
“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也占一部分,我們是本著尊重歷史事實的態度來做的,但是,這一塊仍占少數。”
對于有關國民黨抗戰的書籍,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有關正面戰場的一些個人研究,可信度并不高。新聞出版總署注意到了這一點,這次出版的書目都是經過專家研究的。
北京王府井書店銷售部的馬經理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介紹,為配合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此次書店用了三個區域進行重點陳列,一樓大廳有兩個,主要是歷史方面的,四樓的一個主要是抗戰文學和人物傳記等。
“書的質量整個感覺還不錯,過去多是一些人物傳記方面的,今年應該是第一次全面地反映了抗戰的全過程。”
據他介紹,此次陳列的關于抗戰的新書有139種,主要來自解放軍出版社、昆侖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等與軍隊相關的出版社。
“市場反映還不錯,軍事書籍每年的銷售情況不是很好,今年比上一年要好得多。也有關于國民黨抗戰的書籍,但不是很多。”
馬認為,此次紀念活動總體來說搞得比較活躍,不僅在學界和政界,中國公眾也普遍給予關注。
“一是抗戰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的確很深遠;二是當前的中日關系處在緊張的時期,而影響中日關系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恰恰是歷史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