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局長趙德新 加強安全生產“雙基”建設,其目的就是為了從組織制度上確保各鎮(辦)、各管區、各村莊、各企業的生產安全,實實在在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基于這一理念,我局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從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
權出發,自4月初選擇了北關街道辦事處作為全市安全生產“雙基”試點單位。經過近一個月的精心準備,4月28日膠州市政府在北關街道辦事處召開了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全市安全生產‘雙基’工作現場會”。從5月份起在我市各鎮(辦、工業園)全面推廣實施北關的“雙基”經驗。就其做法而言,我們從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角度,在安全組織、管理網絡、安全職責、管理制度、安全機構、企業監管六個方面歸納為“六健全,六確保”: 一是健全安全組織,確保重大安全問題有人解決。北關街道辦事處在充實調整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同時,將管區書記充實到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當中,擴大了安全生產領導的覆蓋面。同時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的職責中明確規定:“主要領導研究提出全處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措施;分析全處安全生產形勢,研究、部署、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這一職責的明確,意味著北關街道辦事處的重大安全生產問題,將有主要領導研究和解決,改變了過去那種職責不清、相互推委的現象。
二是健全安全監管網絡體系,確保安全工作有人抓。為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達到“無縫隙、全覆蓋”的目標,北關街道辦事處建立健全了辦事處、管區、村莊、企業“四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網絡體系,并以辦事處文件下發公布。為使網絡體系一目了然,他們精心加工制作了安全生產管理網絡體系圖;為便于信息聯絡,他們還將各級負責人的聯系電話作為應急救援指揮系統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印制在網絡圖上。為抓好農村安全基層工作,北關街道辦事處還在27個行政村設立了安全生產協管員,結束了以往農村企業、消防安全用電和農機安全無人管理的現象。
三是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生產職責有人履行(落實)。北關街道辦事處在橫向上本著“屬地化管理”的原則,明確了轄區所屬單位,如:派出所、經貿辦、工商所、供電所、鎮村建設中心和糧所等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分工。在縱向上本著“一崗雙責”要求和“屬地化管理”原則,分別制定了辦事處主任、分管領導、安監辦、管區主任、村主任、農村安全生產協管員職責,保證了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有人履行,層層有人落實,使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做到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豐富了基層安全生產工作的內涵。
四是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人遵守和執行。在抓建章立制方面,北關街道辦事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的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安全例會、安全檢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重大危險源監控、傷亡事故報告、事故隱患舉報、安全宣教培訓和安全檔案管理等各項安全監管制度,并在全處范圍內以文件形式予以公布實施,在基層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為今后開展基層的安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由于各項制度的出臺,使北關街道辦事處的安監人員明確了工作目標,開拓了工作思路,有效解決了想管而不會管的問題。
五是健全安全專門機構,確保企業安全有人檢查。鑒于辦事處原安全管理人員兼職太多,無人管的實際情況。他們結合北關企業多、安全工作面大量廣的實際,成立了北關街道辦事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共配備4名工作人員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這一做法的實行充實了安全生產監管力量,形成了我市安監部門、安全監察機構和安監辦,這“三位一體”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為加強我市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量提供了人力支持。在我市鎮(辦)又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線。
六是健全重點企業監管體系,確保轄區內重點企業有人監控。北關街道辦事處通過調查摸底,從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和火災事故的勞動密集型企業、300人以上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這三個領域為切入點,共排查出重點監管企業113家。排查之后,他們立即編制了重點企業監管網絡標示圖,并制作圖板懸掛上墻。在監控圖上他們還明確標示出了企業位置和名稱。為實施重點企業監控,還對存有事故隱患并且到期未整改的企業,設計了紅色標志用來示意該企業到期未整改,以便及時進行監控;對安全檢查中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正在整改的企業,他們還設計了黃色標志,用來示意該企業的事故隱患或問題正在整改之中,為督促企業事故隱患的整改,有效地起到了直觀的監管作用。二○○五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