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是青島經濟發展的最大特色及優勢所在,外向型經濟在島城的整個經濟發展中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外向型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器”。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今年以來,無論是島城的國有商業銀行還是年輕的股份制銀行,都紛紛發揮各自的優勢,大力開發適應外向型
經濟發展的特色產品,推出高附加值的服務,在滿足了外向型企業需求的同時,也使銀行自己的業務得到了發展,為島城外向型經濟服務正在成為銀行新的利潤源泉之一。
國際業務:新的利潤來源
伴隨著金融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傳統的存貸差已不再是銀行惟一的利潤來源,中間業務正在成為新的利潤源泉,而包括國際結算等在內的國際業務又是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內容。
作為國有商業銀行,中行山東省分行充分利用人才、技術、網絡優勢,實現國際結算業務跨越式增長。上半年累計完成國際結算業務量132億美元,同比增幅達32.8%,高于山東省進出口貿易增幅6.8個百分點;累計實現手續費收入2.3億元;總量和總收益在全國中行系統名列前茅。
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行的國際業務越來越成為其重要的特色之一。他們自2001年開辦國際業務以來,一直把此作為戰略重心之一,逐步建立了“營銷、服務、管理”三位一體的組織架構模式,不斷優化國際業務操作環節,對自營進出口企業、優秀外商投資企業分類管理、細化服務,在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同時,實現了國際業務規模與效益的協調發展。2001年招行青島分行國際結算量僅為1.7億美元,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國際結算業務量20.43億美元,同比增長50%。
特色化:產品的生命力
面對外向型經濟發展不同需求側面,各家商業銀行紛紛根據自己的定位,依靠各自的優勢,研發出別具特色的產品,從而使得島城無論是眾多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大中小企業還是要“走出去”建廠的大企業集團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2003年,招商銀行青島分行利用國內知名的“一網通”企業網上銀行科技平臺,開發出了“銀關通”業務。由于其具有“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的明顯優勢,一經推出立即受到了進出口企業的追捧。原先需要排隊繳稅通關的進出口企業,現在只需輕點鼠標,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繳納關稅的操作。截至目前,招商銀行青島分行“銀關通”業務累計支付關稅近150億元,連續兩年在同業中領跑,付稅金額在青島關區占比達到70%。
海爾、海信、青啤等跨國經營的企業對于離、在岸(境內外)聯動金融業務的需求也日漸升溫。面對新形勢,招商銀行青島分行依托青島外向型經濟特征以及大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發展需求,建立了一站式、個性化的離岸金融業務,滿足了這些跨國經營企業的需求,助推了青島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據招商銀行青島分行國際業務部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貼合青島市外向型經濟發展需求,該行推出的離岸聯動業務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現代企業跨國經營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金融需求。據了解,僅青島某一大型集團公司在招行的每年離岸業務量就達到了5億美元。
中國銀行發揮其遍布全國的網絡和遍及五大洲27個國家和地區的549家海外分支機構優勢,并將這種優勢轉化為勝勢,提供全方位的國際結算業務產品,他們依托福費廷、保函、保理、國內信用證及出口商業發票貼現等重點產品,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一攬子服務方案,幫助其搭建通往國際市場的資金結算“高速公路”。此外,他們還依靠龐大的國外代理行網絡,為外經貿企業提供可靠的銀行資信和國際金融市場信息,在信息、資金、外匯業務、國內外資金結算、投資、咨詢、規避經營風險和匯率風險等方面,提供一流服務,以此支持出口企業加快開拓新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經營。
高附加值:服務念真經
服務外向型并不僅僅是產品,如何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也是各家商業銀行絞盡腦汁考慮的問題之一。為此他們紛紛憑借人才、信息優勢為客戶提供除融資、理財業務之外的“附加”服務。
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按照國際先進銀行的模式,大膽整合管理和業務流程,充實前臺,加強中臺,集中后臺,將“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風險控制為前提”的理念體現在產品研發和服務模式中,對海爾等一些戰略性大客戶成立團隊,駐廠辦公,以個性化服務贏取了客戶信任,合作紐帶得以有力維系。在營銷創新方面,他們利用專業優勢,為客戶舉辦專題培訓,講授國際結算業務常識,贏得了企業好評。
2005年元旦剛過,青島海關開始征收紡織品出口關稅,眾多紡織品出口企業周末如何付稅成為一個難題。招商銀行青島分行僅用了一周時間就開通了“5+2”工作制,滿足了客戶365天繳稅操作的要求。本報記者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