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臺燈光音控效果圖 |
|

每個座椅下都安裝了一個空調機通風裝置 |
|

頂燈周邊的花紋裝飾恢復到1959年初建時的樣子
|
|

斯坦威鋼琴有一個專門的“豪華”房間
|
|

設在過道地面上的LED排號燈在黑暗中發光 |
|

昨天,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舞臺燈光 |
|

二樓看臺的邊緣原為平面,現改成一排木制凸型塊
|
|
人民會堂“變臉”藝術宮殿
負責改造工程的青房置業集團有關人員為早報讀者揭開新人民會堂的神秘面紗
備受關注的人民會堂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但從外邊看來,它并沒有什么變化。新人民會堂究竟新在哪里?昨天,記者走進改造后的人民會堂,里面的變化讓記者大開眼界。據負責人民會堂改造的項目法人單位———青島房產置業集團負責人介紹,經過改造的人民會堂無論是燈光還是音響都堪稱國內一流,可以接待任何世界級的演出。今年9月,國際小提琴比賽就將在改造一新的人民會堂舉行。
另據了解,人民會堂始建于1959年,當時是仿照著北京人民大會堂縮建的,總占地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最初,人民會堂主要用于接待各種中高層會議,這次改造后,人民會堂完成了由中高層會議設施向高標準藝術演出設施的角色轉換。今年2月,人民會堂開始關閉改造,經過6個月的施工,人民會堂改造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另據了解,人民會堂這次史無前例的改造工程,從設計、施工到工程監理,都是由青島房產置業集團承擔完成的。
這里的聲音“原汁原味”會堂內聲音不會“亂跑”
走進人民會堂,記者發現,這里原來的水泥地面已換成了有吸音功能的地膠板,走上去悄無聲息。為達到最佳的聲音效果,新會堂的座椅和四周墻壁也都非常“講究”。據介紹,會堂觀眾廳的兩側墻壁采用的是鋸齒形的建聲墻,這種墻面可以有效地反射、擴散聲音,另外,觀眾廳二層挑臺口采用了獨特的擴散面造型,可以使聲音不“亂跑”,而是有組織地擴散出去。觀眾廳的后墻面采用的是寬頻木質吸聲板復合結構,觀眾席的座椅也都采用了具有吸聲功能的材料,防止產生雜音。
“懷舊”設計消除缺陷
會堂觀眾廳的天花板上,在主吊燈四周安裝了12盞圓形頂燈,頂燈周圍還做上了畫飾圖案。施工人員介紹,這12盞頂燈和圖案是恢復了1959年人民會堂設計時的原樣。頂燈吊頂設計除了“懷舊”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改造之前測試觀眾廳的聲學功能時發現頂層較薄容易發顫,給它加上吊頂也是為了給頂層增重,消除頂棚缺陷。
“犧牲”座席提高舒適度
觀眾廳原有1851張座椅,現在,座椅減少到了1450張。設計者在每把椅子的下面都增加了下送風裝置,坐上去冬暖夏涼,觀眾在此看演出的舒適度高了。每排觀眾席靠近通道的位置,地面上都有一個發光的LED排號燈顯示座位排號,來晚了的觀眾可以很方便地根據這個排號燈找到自己的座位。
昂貴鋼琴享用“貴賓間”
演員化妝間也是上“星級”的,7個化妝間可以容納75名演員同時化妝,兩間VIP化妝室還安裝了顯示器,演員在后臺化妝時可隨時“監控”舞臺上的演出。
布置最“豪華”的要屬專門為一架價值上百萬元的斯坦威鋼琴準備的房間了。這個18平方米的房間都是“軟包”墻,墻里面還有好幾層吸音、隔音材料。房間里放著一臺恒溫器,就連房間內的百葉窗簾也是特制的,叫“空心吸聲幕簾”,是用阻燃材料做成的。(撰稿攝影
宋振濤 徐崇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