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煙臺市區第一海水浴場海灘上鋪天蓋地的飛蛤,樂得大人孩子蜂擁揀拾。據稱,當天早上5時許,海水漲潮,帶上來這批飛蛤。到上午11時,記者在現場看到仍有10多人在蛤堆里挑活蛤。據一位市民介紹,第一海水浴場已經有3年沒有漂來飛蛤了。
(申吉忠 攝)
另訊 昨日煙臺開發區金沙灘驚現大批飛蛤、蟶子、螃蟹等海物,連綿二三公里,最厚處竟達30公分左右,不少游客和附近的市民紛紛趕來拾揀。
昨日上午9時許,市民劉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稱開發區金沙灘有大片海物。接到報料后,記者立即驅車前往,在開發區金沙灘海邊,記者看到連綿兩三公里的海岸,全都被飛蛤、螃蟹、蟶子等覆蓋著,岸邊不少市民正在拾揀。
一位正在和女兒、丈夫拾揀的泰安游客閆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天上午她和家人一起來到海邊,準備看看煙臺美麗的海景,突然發現海灘上堆積著厚厚的一層飛蛤,長度達到兩三公里遠,最深的地方有30多公分高,估計至少數噸。“頭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景,本以為這是煙臺的獨特現象,聽旁邊的市民介紹,才知道這是難得一見的‘景觀’。”
國家海洋局煙臺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可能由于近日溫度變化較大,加上昨晚的強風,將埋在沙灘里的海物刮到海灘上;第二個原因可能是海水污染,導致這些海物大面積死亡,殘留在岸邊。煙臺海洋環境監測支隊的工作人員表示將到現場進行檢測,看是否是污染造成的。同時他們提醒拾揀的市民,一定不要輕易食用這些海物,以免發生中毒。(記者
劉靜 攝影 劉學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