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網游帶來的文化沖擊可能遠比它帶走的鈔票要多
■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游戲開發設計人才是中國網游產業的破壁之舉
編者按:網絡游戲產業現已成為我國
增長最快的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每年增長率都超過了40%。2004年,網游產業增長速度更是高達46%,市場規模達到36億元。
但是36億元的網游“蛋糕”,韓國游戲卻占了六成以上,韓日游戲生產商更是控制著八成以上的核心技術。更令人擔憂的是,以韓日游戲為主的網游文化,已深深影響到我國青少年的文化觀和道德觀,強烈沖擊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韓日游戲是中國市場的贏家
據統計,目前韓國網絡游戲占中國網絡游戲市場份額的60%以上。中國游戲企業大多以代理韓國、日本游戲為主,每款游戲的代理價格高達幾千萬元,同時每增加一個游戲用戶,還要向游戲開發商支付30%左右的分成費。2004年,在國內運營成功的網絡游戲共有17種(同時在線游戲人數在4萬人以上),其中國產游戲僅有4種。毫不夸張地說,在中國游戲市場上,真正的贏家只是韓日游戲開發商。
而作為代理商的國內網游企業則在與韓日游戲開發商的博弈中處于被動位置。韓國的一家公司曾以“拖延付款”為由,單方面毀約,與上海盛大公司“絕交”。而整個事件的起因,僅僅是因為韓國公司的《傳奇》網游服務器程序泄漏,導致“私服”蔓延,嚴重影響了盛大的市場運營。本來是一起游戲開發商違約事件,結果責任和損失都一股腦地落在了中國游戲代理商頭上。類似事件的頻頻發生,充分暴露了國內代理商受制于人的窘境。
據國際著名調查機構IDC統計,去年我國網游市場規模達到36.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6%,但市場遠遠沒有飽和,未來市場仍將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但環顧四周,從《紅月》、《千年》、《龍族》到《傳奇》、《天堂》,網游市場“韓流”滾滾。日本的游戲商也不甘落后,紛紛出招,欲在中國網游市場的蛋糕上挖一大塊,近期已有《大航海時代》、《信長之野望》等網游產品涌入中國市場,更為引人注目的是索尼PS2也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還沉溺于高速增長輝煌中的國產游戲產業,是否已看到周圍的虎視眈眈?
海外網游文化侵襲令人擔憂
由于韓日網游中普遍存在暴力、情色、炫怪色彩,對青少年玩家的影響可謂入骨三分。
電腦游戲首先是一種文化上的消費,其次才是娛樂。現代電腦游戲常常將生活中的真實內容直接移植到虛幻的網絡中,網游的深處深藏著人類歷史和現實的縮影,更包含著文化意識的差異。外來網游帶來的文化沖擊可能遠比它帶走的鈔票要多。從這個意義上講,網游已不僅僅是游戲了,青少年是受網游沖擊最大的群體,網游帶給他們的不僅是一時的刺激,潛意識中文化的熏陶和價值觀念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沉溺網游中的青少年出于對游戲的喜愛,會漸漸“適應”游戲中的文化,自己原有的價值觀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屏蔽和異化。
人才匱乏掣肘民族網游產業
中國網游產業正在遭受著韓日網游來自市場、文化兩方面的雙重擠壓。
不斷開發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本土網游精品是振興民族網游產業的必經之路。為達此目標,中國網游開發商必須以創造民族網游文化和開發精品網游為目標,吸收先進的網游技術,融入中華文化的精華,努力開發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網絡游戲。
韓國、日本等的成功經驗也說明,形成成熟的產業人才培養體系至關重要。與目前網游市場需求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國內的專業游戲設計人才極為匱乏。據了解,目前中國有數千家手機游戲開發商和300多家網絡游戲開發商,而從事游戲開發的專業人員僅為3000多人,游戲設計人才缺口多達幾十萬人。另一方面,我國系統的游戲專業教育還未成型,雖然自去年以來諸如游戲學院等游戲機構成立了一批,但因為沒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鑒,這些培訓學院還是步履維艱。有關人士指出,應該重視教育這塊基石,只有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游戲開發設計人才,發展中國游戲產業才會一路綠燈。(顧洪洪/摘自《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