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不清的重大活動、會議在我市舉行,短時間大量聚集的人流對城市衛生保障體系是一種考驗———人潮人海中的衛生保障 第1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這座魅力城市,如此大規模的活動每年都會有幾次,更不要說各種國際的、國內的大型會議。這種短時間
內人流的大量集中對我們的城市管理尤其是應急能力是一種考驗,衛生保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記者日前在衛生部門采訪發現,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市已經初步建立起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的重大活動、會議衛生保障機制。僅今年以來,我市衛生部門已經圓滿完成60次重大活動、會議的衛生保障,沒有出現一起食物中毒等事件。
關口前移:衛生提前介入
今年7月初,距離第1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還有一個多月,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的靳曉梅主任就開始為啤酒節的衛生保障工作忙碌。她首先要制定一份《青島國際啤酒節衛生要求》,按照國家的有關衛生標準,詳細規范從上下水設計、廁所設置、垃圾處理到啤酒大棚的布局、業戶培訓、日常衛生監督等各個細節的衛生要求。這種衛生保障的前期介入在以前是沒有過的。
記者在拿到這份《衛生要求》時吃了一驚,不僅是因為它長達7000余字,最重要的,是它的“無微不至”。其中有這樣的條款:“場地內衛生間應采用水沖式,有洗手、防蠅、防蟲、防鼠設施,所有水龍頭不宜采用手動式開關。墻裙以淺色、平滑、不透水、耐腐蝕的材料修建,易于清洗并保持清潔。衛生間位置應隱蔽,其前室入口不應靠近餐廳和廚房或與其相對;衛生間的門應能自動關閉。”在關于啤酒棚與餐飲加工銷售單位的建筑設計要求中有這樣的條款:“啤酒棚面積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布局合理,排水暢通;車間地面應用耐腐蝕的無毒材料修建,防滑、堅固、不滲水、不積水、無裂縫、易于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潔;排水的坡度為1~2%;設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設施”等等。
有著多年衛生監督工作經驗的靳曉梅告訴記者,衛生監督的提前介入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布局設計一旦做好,工程完工,即使不符合衛生要求,也很難改進。另外,很多工作可以提前著手,有條不紊,一步一步把所有工作做實,以免倉促上陣出現漏洞。
據悉,這種衛生監督關口前移在我市各項重大活動、會議衛生保障中已經推廣。
監督細化:連冰塊也不放過
前不久,在一次重大活動衛生保障工作中,衛生監督人員對某賓館食用冰塊進行抽檢,結果發現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經反復檢查,所用的水源和制冰機都沒有問題。最后,疑點落在上、下水的管道設計上。原來,由于下水管設計不合理,導致里面的細菌進入上水管,造成冰塊中細菌數超標。原因找到了,賓館對管道進行了改造,問題很快迎刃而解。
市衛生局副局長胡義瑛對記者說,這只是一個細節,但就是這些細節也不能放過。因為在大型活動中,人員大量集中,一個小的失誤就可能導致大的事故,給很多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給我們的城市形象帶來不利影響。
為了避免每一個細小的失誤,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衛生部門將衛生保障的過程細化,從醫療救援到食品、飲用水安全,再到傳染病防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以及愛國衛生,每一個環節都制定了前期、中期、后期的詳細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制度、措施,確保衛生安全。
機制完善:把規范進行到底
啤酒節開幕以來,每天下午3點前,駐扎在東西兩個會場的衛生監督人員都會填好當天的現場監測記錄表,上報給市衛生局。這種日報告制度只是啤酒節眾多衛生保障制度中的一個。
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逢大型活動,衛生部門只是派衛生監督員到現場看看食品加工過程、原料采購,再蹲點看一下上菜過程等。但這種簡單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衛生安全的要求。從去年開始,我市把衛生監督特別是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規范化,通過制定各種方案、預案、標準,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工作機制。
針對今年的啤酒節,衛生部門不但提前制定了預案和衛生要求,開幕以來還實行了主會場內蹲點現場監測、快速檢測和場外巡視相結合的全方位監督機制。同時,實行日報告制度,統一制定監督人員每天都要上報的監測記錄表、留樣記錄表等。此外,制定對食品加工經營業戶的職責與衛生要求、對盒飯的衛生要求、對接待單位的衛生要求等諸多規范。
為了將這些制度、規范落實到底,目前,我市每天有50余名衛生監督員奔波在啤酒節的各會場和接待單位,確保啤酒節期間市民和游客的衛生安全。
據悉,重大活動的衛生保障規范化建設已經引起國家重視。衛生部正著手制定《重大活動食品衛生監督工作規范》,我市參與該規范的起草工作,而且是專家組中唯一來自副省級城市的成員,其它成員均來自省級衛生部門。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