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梁靜茹、五月天已成滾石最大的腕
|
滾石五年滾出一身債
華語樂壇頂尖唱片公司虧損1.5億滾石老總解密25年輝煌不再的原因
青島早報訊
今年是滾石唱片成立25年。25年以來,滾石為華語樂壇打造了大批歌星與好歌,并一度網羅了華語樂壇的所有頂尖音樂人。但從2000年開始,滾石旗下的歌手、制作人陸續離開,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光良、任賢齊、黃品源等5位藝人也相繼離開滾石,目前,滾石旗下當紅的只剩下五月天、梁靜茹。一度輝煌的滾石王朝不再。
藝人為何跳槽?
日前,滾石老總段鐘潭接受記者采訪時,首次公開承認滾石在過去5年以來,虧損高達1.5億元人民幣。因為財務上的巨大壓力,使得滾石的重心不再是音樂制作,而是急忙轉做能夠賺錢的產業,比如成立提供短信服務和彩鈴下載的滾石移動。旗下部分藝人因此離開。
半年走掉這么多藝人,滾石老總段鐘潭也覺得非常可惜。他說:“這幾年唱片市場的萎縮,對我們的沖擊很大。這個沖擊相對也使得我們本身的財務壓力很大。我們在宣傳的投入上這幾年相對過去都要少。從唱片公司來看或者從藝人的發展來看。這樣的茫然,也可能會對藝人的變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滾石老總段鐘潭說,從公元2000年,市場的萎縮開始,我們的財務壓力就比較大,五年累計大概有1億到1億5千萬人民幣。
1.5億虧在哪?
據滾石老總段鐘潭解釋,巨虧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場:過去這5年半,花了很大力氣找尋音樂產業未來的路到底在哪里。例如說網絡,我們有一個網站叫“滾石可樂”,所做的就是網絡音樂網絡藝人,就是說透過互聯網的方式來從事音樂的購買,付費下載MP3。這個我們試過很多都失敗了,原因就是盜版的問題,一直沒有收入,總計虧損了1000萬美元。此外,進軍海外市場失敗也是造成虧損的另一主因。滾石應該是在15年前開始走出去,包括香港、新馬、內地,后來的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都設過分公司。可是市場萎縮的速度很快,我們調整的速度比較難跟上。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和香港的公司造成了我們的虧損。幾年下來,虧損也差不多有1000萬美元。曾歲春
25年輝煌不抵5年虧損
講起滾石歷史的文章,都會將滾石稱為“滾石王朝”。
1980年,參與民歌運動的段鐘潭、段鐘沂兄弟開創了滾石唱片。1987年后,滾石進入最巔峰的時期,陳淑樺、趙傳、周華健、王杰、陳升、張信哲、辛曉琪在滾石成為巨星,加上林憶蓮、張國榮、梅艷芳等巨星的加入,滾石一度巨星云集。
滾石二十周年的時候,滾石開始走向衰落。2000年,李宗盛與滾石約滿后沒再續約,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林憶蓮也加入百代維京唱片;2001年,順子轉會,7月齊豫離開;2002年,梅艷芳的國語事務轉簽BMG。2003年8月,劉若英加入百代維京唱片;10月伍佰加盟Avex。2005年5月,堅守多年的小蟲最終離開滾石,滾石音樂制作力量大減。滾石最后一個離開的藝人,是光良,在離開之前,他的《童話》創造銷售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