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周鵬維說,“有力還息,無力還本”的現狀在不少省屬高校中都存在。
全省各省屬高校因基建所欠貸款的總數,目前尚無公開的統計數字。“這肯定是個嚇人的數字。”一位教育工作者說。
因盲目建設大學城造成的高校資金困境在全國不少地方存在。公開資料表明,自
2000年8月河北建設廊坊東方大學城起,僅兩年時間,全國規劃建設的大學城就達50多座,涉及21個盛市。
2004年5月左右,全國各地的大型大學城建設被先后叫停,國內各銀行也先后不再為大學城內的高校建設提供貸款。
這些債務由誰來還?一些高校負責人均在私下里認為,省屬高校新校區都是國有資產,政府應當幫助高校還貸。
“把還款責任完全推給政府的說法是不恰當的。目前,政府和學校都在考慮如何償還債務,此次文件的出臺,就是省政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措施之一。”周鵬維說。
政府不再“分羹”
“置換老校區的概念并不是現在才有,但省政府統一要求置換,這是第一次。”一位教育界人士說。
在他的眼中,本世紀初至今,江蘇9座大學城先后啟動,部分高校為了籌集資金建條件更好的新校區,一直有置換城中老校區的想法。
“之所以不少大學最終寧肯向銀行借貸,而不置換老校區,是有政策瓶頸的約束。”這位人士說,按照過去的政策,高校置換土地后,省土地部門將拿走資金總額的5%左右,市里要拿走35%左右。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省屬高校的老校區一般都有幾十年歷史了,絕大多數的土地使用性質是國家劃撥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相關法規,劃撥土地在出售時,要向省市兩級土地部門補交出讓金,比例是40%.
2002年至今,蘇南一些城市如蘇州、無錫等地政府,為推進此項工作,主動提出減免應拿走的資金。至2004年,全省有5所高校置換了老校區,置換土地面積732畝,所得資金7.48億元。
在今年1月份的一次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江蘇教育廳廳長王斌泰在報告中提出將“啟動高校老校區置換工作”,稱將適當借鑒蘇南經驗。
一些省屬高校負責人在會上也一再向當時的置換政策發難,認為40%的置換金被拿走不合理。
今年7月31日,江蘇省出臺《意見》,明顯考慮了高校意見,在政策上作出實質性讓步———“凡需由學校繳納給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相關規費原則上予以免除”。
《意見》還要求各級政府要把高校老校區置換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組織領導、政策優惠和資金落實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
另一個被媒體注意到的細節是,《意見》還要求高校所在地省轄市政府按照城市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置換出來的老校區組織上市交易,并盡可能獲得較高收益。一家當地媒體認為,這意味著,今后當地政府不僅不在置換中“分羹”,還將幫助高校多賺錢。
“這是政府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的一位信貸人員說,對于政府出面要求高校還貸,并積極要求其置換老校區,銀行持支持態度。
置換艱難推進
“這項工作難度很大”,江蘇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處長朱衛國對記者坦言。《意見》出臺之后,教育廳官員及多所省屬高校的負責人面對采訪,均態度謹慎,不愿多談。
“這絕不是一買一賣那么簡單。”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一位教授告訴記者,多數省屬高校的老校區在市區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置換無異于割斷了學校幾十年的感情脈絡。
一個現實問題是,多數教師的住房均在市區,到大學城來回上課路途遙遠,非常不便。這位教授以自己為例,如果趕校車到離主城區20多公里的新校區上課,僅路上就要花3個小時。
一些高校的高層也認為,多所大學城目前的交通、商業、醫療等不夠完善,客觀上也成為置換老校區的阻力。
對市區中即將出現的大片黃金地塊,房地產商表現出了喜憂參半的態度。南京創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房產開發部一位工作人員說,南京城內可供開發的土地已少之又少,置換老校區對房產商當然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房產商也擔心,高校師生在老校區的利益問題能否得到妥善處理會影響到土地的開發。
《意見》本身顯然也意識到了置換工作的敏感性,要求各有關高校除成立專門班子制定置換方案外,還要“對教職工做好宣傳解釋和思想教育工作,確保不影響正常教學科研秩序,確保高校穩定”。
目前,《意見》已經出臺20多天,官方尚未進一步公布置換學校名單。江蘇省高校界一則廣為流傳的消息稱,首批置換學校包括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5所大學,但該消息未獲朱衛國證實。“哪些學校先置換,哪些后置換還沒有正式定下來。”朱衛國說。
按《意見》所說,只要已建設新校區且占地面積超過核定規模的高校均在置換之列,但具體是哪些學校超標,目前也無明確說法。在南京3座大學城中,入駐的省屬高校占地動輒上千畝,多次被媒體指責超標。
江蘇省教育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周鵬維解釋,不見得大就一定超標,要以核定為準。教育廳在每所高校建設新區前,就根據教育發展規劃及招生規模,進行過核定。在《意見》中,有“少數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老校區可予以保留”的說法,高校界一位人士認為耐人尋味。
朱衛國說,目前置換工作還沒有正式開始,但前期的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有關各方的意見將被充分考慮。□本報記者 宮靖 南京報道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