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精心打造“充分就業”社區 力爭年內市內四區25%社區達標,3年內全市85%以上社區達標
本報訊
記者從市勞動保障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勞動保障服務水平,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我市采取多項措施,精心打造充分就業社區。市勞動保障部
門提出的目標是,力爭年底前市內四區25%的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3年內全市85%以上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為創建充分就業城市打好基礎。
據了解,我市確定的充分就業社區標準為,社區內有求職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85%以上,其中一戶兩代、單親撫養未成年子女、雙失業和失業現役軍人配偶、失業軍轉干部就業率達98%以上;社區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80%以上。
為了讓更多的社區達到充分就業標準,今年以來,市勞動保障部門找準與社區居委會的結合點,不斷將就業服務向社區延伸,進一步夯實了社區就業服務平臺。如加快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建設,實現了就業服務與社區工作有機融合;以服務社區化為目的,將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職業介紹、失業保險金申領等工作下放到社區,使失業人員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就業服務。
以就業困難群體為重點,積極落實促進社區就業的四項制度,是勞動保障部門加快建設充分就業社區的另一項重要措施。一是堅持動態管理制度,加大就業困難群體入戶走訪力度,及時調整臺賬,確保資源信息準確,使社區入戶率達到100%。二是完善跟蹤回訪制度,建立服務監督機制,通過定期回訪服務對象和檢查臺賬等形式,確保了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的工作實效。三是實行崗位儲備制度,強化崗位認定,提高公益性崗位質量,積極開發轄區就業崗位,使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每天確保一定的崗位,為就業困難人員配置“即時服務”。四是強化就業援助制度,把“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送溫暖”的“五送”服務,作為常規性援助制度,最大限度地促進困難群體就業。
最近,市勞動保障部門又建立了達標社區評估獎勵機制,加強了對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的檢查評估和獎勵,從而調動了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和協理員隊伍的積極性,推進了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的開展。(本報記者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