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24日消息,日本防衛廳日前決定從2008年開始在沖繩首次部署約20架F15新戰機,主要目的是提高日本在西南諸島海域的防空能力。
消息稱,隨著日本防衛廳在沖繩首次配備作戰距離更大的新型戰機,日本的防衛態勢也逐漸從冷戰期間以北海道為中心的區域向以九州、沖繩為中心的西部區域轉移。
F15是第四代戰斗機,比第三代F4戰斗機擁有更大的作戰、警戒范圍,在沖繩部署新戰機后,日本防空范圍能夠輕易的覆蓋從沖繩那霸基地到五百公里以外的日本西端的與那國島。
《朝日新聞》稱,日本航空自衛隊對中國配備同F15同等性能的蘇27、蘇30一直持警戒心理,同時,日本也“預計”到2008年中國大陸可能取得對臺灣的空軍優勢,不利于區域“平衡”,因此,可以認為防衛廳是在上述背景下做出在沖繩部署新戰機的決定。
據悉,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計劃從明年開始修建新戰機的后勤設備。
另據報道,23日,日美關系消息人士向日本媒體透露,日本和美國已經就反導系統中的海基導彈(SM3)研制工作的分工達成一致,日本生產導彈推進裝置,美國則生產彈頭部分,2006年開始進入開發階段。上述一致意見將由日本年底舉行的安全保障會議作出正式決定,并締結日美新協定,為此,2006年的相關預算估計將達到數百億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