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8月19日訊
市北區敦化路街道辦事處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結合基層建設年和構建和諧社區,逐步探索出"四位一體"的為民代辦工作模式,努力打造"有事就找代辦站"的服務品牌。
一是將為民代辦與居民的實際需求相融合。辦事處采取向居民發放信函、召開座談會、制作服務卡等形式在社區廣泛宣傳"代辦站
"的服務內容,全面了解居民所需,將服務內容分為事務服務和政務服務兩大類,事務服務由社區服務志愿者承擔,政務服務由社區代辦員和居委會主任代辦。如,針對居民到銀行交各類費用難的問題,辦事處主動和中信銀行聯系,經多次協商,最終在辦事處代辦中心等處設立多臺收費機,方便了周邊的單位和廣大居民。
二是將社區"代辦站"與社區"民情室"有機結合。"民情室"是鎮江北路社區的服務品牌,也是老百姓談心、反映情況的地方,將"民情室"和"代辦站"有機結合,做到了居民的心聲有人聽,居民的事情有人辦。如,延吉路73號居民通過"民情室"反映該路段晚上無路燈,行人走路不安全,社區代辦員和辦事處"代辦中心"的同志聯合行動,利用3天時間多方聯系、協調,最終給這一路段安上了路燈。社區"民情室"與"代辦站"的緊密結合,不僅實現了黨委、政府為居民化解矛盾和為民辦事的"零距離",也使"同在敦化路,我們是一家"的社區大家庭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將社區"代辦站"與辦事處"為民服務大廳"相銜接。今年1月,辦事處在"為民服務大廳"設立代辦中心,幫助"社區居民事務代辦站"和駐街單位、居民辦理各項需要代辦的事務。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又在服務大廳設立了"人大代表與社情民意"服務窗口,每周三上午請一位人大代表在服務窗口坐班,了解社情民意,對"代辦站"和居民所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經辦事處人大代表聯絡組整理后上報區人大,再通過區人大通報給區政府各部門,并實行督辦。辦事處"代辦中心"和"人大代表與社情民意"窗口的設立,使社區"代辦站"與辦事處"為民服務大廳"相銜接,為社區"代辦站"提供了強有力的后援。
四是將為民代辦與社區自治相結合。"代辦站"工作僅由居委會干部承擔,難以全面滿足社區居民需求,辦事處積極協調,為代辦站設置了由勞動保障協管員、殘聯協管員、低保人員3人組成的代辦員,并相繼成立了"4045"服務隊,以及社區衛生醫療保健、計生、家電維修、管道維修、護綠、環衛、居家養老、政策咨詢等25支公共服務志愿者隊伍,通過低償、無償兩個層次為社區居民提供各種服務項目。這樣既提高了"代辦站"的辦事效率,又提高了社區居民的參與意識和自治意識。今年3月份,代辦站在區民政局的指導下,居家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對管區65歲以上享受低保的老年人和85歲以上無人照顧的11位老年人進行了居家養老護理,受到老年人的歡迎。
自開展居民事務代辦以來,辦事處為社區居民提供了230次無償服務,給居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創造了祥和的社區氛圍。同時,進一步密切了黨群關系,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群眾普遍反映:"以前到政府部門辦事,都是我們自己跑腿。因為有些辦事程序不熟悉,還經常白跑腿。現在好了,'社區居民事務代辦站'為我們提供了代辦服務,將'政府'搬到了家門口,'有事就找代辦站'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