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放遠學用外語國外設點即墨市場業戶干起國際貿易 僅一年,由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下屬的得煒樂普貿易公司及其幾家紡織品經營業戶在阿聯酋出資注冊的境外股份制貿易公司,就完成出口交貨值2600萬元。受其帶動,即墨市僅小商品城和布匹市場就有100多家業戶與在半島地
區的外資企業建立了貿易關系,或直接從事外貿出口業務。“走出去”賺外國人的錢,時下已成為即墨小商品市場發展的共識。而從無到有,從無知到熟悉,即墨市也隨之涌現出上百名國際貿易“操盤手”。 市場業戶設點國外
布匹市場所業戶宮兆剛從1980年開始就從事布匹、紡織品的銷售。1998年,他自費在青島濱海大學專修了貿易、經濟管理及財會專業。2003年,即墨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組織他與其他市場業戶一起,參加了廣交會。同年,他又遠赴阿聯酋市場考察學習。這一系列活動堅定了他做對外貿易、打拼國際市場的信心。2004年11月,他在阿聯酋設立了常駐聯絡點,并在青島世貿中心設立了辦事處。目前,他的貨物通達美、意、日、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月僅對阿聯酋的出口貿易額就達100多萬元。
此得力于即墨市確定的“走出去”戰略。自2001年起,即墨市圍繞創新業戶經營思路,多次組織專業市場的部分業戶參加廣交會、出口貿易博覽會等大型博覽活動,組織有意向境外投資的經營業戶赴阿聯酋、俄羅斯考察,引導市場業戶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形勢,轉變思路和經營理念,一部分人從中開闊了視野,開始干起了國際貿易。
學用外語當場簽單
市場業戶金延順于2002年6月成立了金天豐紡織品有限公司。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到他店里的韓國客戶逐漸多了起來。精明的他迅速把目光投向這些韓國客戶,專門印制了韓語產品介紹書及名片等向來店里的韓國客戶發放。不久,便有一個韓國獨資企業的客戶拿著他的宣傳材料上門與他簽訂了第一筆訂單。為了吸引更多的韓國客戶,隨后金延順自學韓語,直接用韓語與客戶交流。到目前,金延順已與30多家韓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從事包括服裝針織、箱包在內的輔料貿易,年經營額達400多萬元。
像金延順這樣的情況在即墨市還有很多。針對越來越多的韓國人來即墨經商投資的情況,即墨市在市場內外及門前樹起了韓國語招牌、廣告牌;部分業戶也在引導下開始制作自己的韓語名片及產品宣傳材料,并聘請朝鮮族朋友做翻譯和推銷員,向韓國客商推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甚至還有部分五金、服裝輔料、箱包輔料的經營大戶深入韓資企業,當場簽訂商品定單。張正杰于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