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清凈劑市場調查中,記者還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無論是清凈劑也好,燃油寶、節油精也罷,各種燃油添加劑都把節油當成了一大賣點。但節油性能的宣傳卻相差很大,少則5%,多則25%乃至30%以上。這令消費者頗為疑惑,難道節油率真能達到百分之二三十?
日前,記者在濟南市場上看到,市場上在銷的向汽柴
油中直接添加的燃油添加劑品種多樣,品牌達二三十個,名字各異,有的叫某某清凈劑,有的叫某某燃油寶,也有的叫某某燃油精或節油精、節油劑等。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紅有綠有黃有棕。但細看其說明,差別卻不是很大,有的是“增馬力、清積炭、凈尾氣、節燃油”,有的是“節燃油、清積炭、降尾氣、提動力”,所不同的是所列各功能的次序不同,或者只列其中兩三種。
那么,這些產品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廠家人士解釋說,從本質上看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清凈劑,另一種為節油劑。由于節油的功能也是通過清潔燃油系統實現的,所以二者原理基本相同,之所以還分為清凈劑和節油劑兩種,主要根據其功能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重前者為清凈劑類,重后者為節油劑類。但環保專家卻不這樣認為,據我省一位曾經起草過GB17930-1999《車用無鉛汽油》的專家介紹,其實所謂的節油劑是打了個擦邊球。因為對于清凈劑國家和各地都有相關標準,并對其產品把關較嚴,實行市場準入制。但對車用節油產品并沒有一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換句話說,這些產品自稱的節油率并沒有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可,所謂的“節油產品”還沒有哪個標準能夠將其“卡住脖子”。
所以為了打進市場,一些企業故意把產品定名為節油劑或其他名字,反正只要不叫清凈劑就行。而一些本來生產清凈劑產品的廠家也先后上了節油劑產品,因為這類產品更被消費者看好。
但有關節油性能的宣傳讓人看不明白。日前,記者特地在市場上搜集了幾份添加劑產品,最少的如兆牌環保節油劑節油5%,而某品牌燃油精宣傳的節油率卻高達26%。這還不算最高的,根據消費者指點,記者從某添加劑廠家網上資料看到,某品牌宣傳的節油率竟在30%,最高者達36%。不少車主表示,這么高的節油率可信嗎?甚至還有車主表示,在能源緊張、油價高漲的今天,如果真能節這么多油,國家為什么不強制推廣?
記者發現,雖然商家把添加劑的節油性說成了一朵花,但多數銷售商并沒有進行市場跟蹤,拿不出市場反饋的節油功效,只能用退貨率來評判車主的“滿意度”。
為此,記者近日特地請教了山東省內專家。“根據全國各地匯總的材料看,如果說節油產品的節油效能達到5%還是比較客觀,但如果說超過5%以上,則就夸大其詞了,節油10%以上純屬天方夜譚。”我省一位環保專家如此表示。他認為,目前市場上清凈劑、節油劑的實際功效,十有八九都與廣告宣傳所提到的內容不符。而且,這些產品在涉及到理論依據時,多會提出一些像“微爆效應”這樣的普通消費者根本不知所云的理論。但實質上“微爆效應”一般不會對汽車節油產生太大的效果。美國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微爆效應”只會對汽車節油產生3%至5%的功效。(完)(記者
李巖俠 實習生 張作亮)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