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向園區集中 農民向城鎮集中 住宅向社區集中
齊魯晚報濟南8月30日訊(記者李琥珀通訊員鄭福華張巧蓮)對綠化面積過大、大量廠房閑置、大片土地空閑廢棄等浪費或低效利用土地的地區、企業,嚴格限制其新增建設用地的擴張!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節約集約用地現場會上獲悉,我省今后將建立集約土地創新激勵
機制。
據省國土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家繼續收緊“地根”的形勢下,實行節約集約用地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徑。而據初步調查,目前我省能夠利用的存量土地有10萬余畝,挖潛盤活這部分土地,可以有效緩解土地緊缺矛盾。
會議強調,抓好節約集約用地,必須堅持三個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供地實行三個優先:工業項目優先,外資項目優先,高新技術項目優先;土地審批要把好三個關口:立項、環評和預審關,土地審批關,批后監督管理關。同時開展好土地“置換”、“折抵”、“流轉”三項政策試點,拓展建設用地新空間。
在正確引導集約高效用地方面,必須嚴格制定土地利用規劃、計劃,保障建設用地規模、結構與時序得到合理安排,實現土地與資本、技術、信息、管理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有效防止新的土地浪費與粗放利用。
與此同時,建立創新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節約集約用地的積極性。今后對土地利用集約化程度高的地區、企業,將在建設用地上優先提供,并在安排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建設用地指標周轉、折抵上予以重點支持,而對存在較多閑置、空閑、批而未供及低效利用而又缺乏挖潛改造措施的地區、企業,要嚴格限制其新增建設用地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