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買了違法開發的舊村改造房怎么辦,能退嗎?開發商不給退怎么辦?”連日來,本報不斷接到大量讀者打來的電話,普遍反映,他們以前并不知道所購房子屬于違法舊村改造項目,現在想退款卻遭到了部分開發商的威脅和拒絕。記者就此向有關部門和法律界人士咨詢時得知:如果是被蒙蔽或蠱惑購買了房子,現在想退房合情
合理,如果協商不成可打官司。
購房者多是低收入者和無房戶
據濟南市有關部門摸底調查,全市現有96個村居在進行違法建設,除建成已交付使用的200多萬平方米外,僅在建項目就有113處,1000多個單體建筑,建筑面積近600萬平方米。不過,對于這些違法建筑可能涉及到的人數,有關部門短時間內顯然很難給出一個相對精確的統計。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對于清理整頓違法舊村改造項目可能影響到的人群數量,有人估計是十余萬人,還有人估計是四五十萬人。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中低收入人群和無房家庭購買了這種房子。“這種房子沒法上市,自然也談不上升值。”不少人士都認為,絕大部分人選擇購買舊村改造房都是為了自住,由于收入有限,不少家庭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舊村改造房”辦證承諾不要信
大量購房者在來電中反映,當初售樓處都一再聲稱自己的項目“是合法項目,只是手續還沒辦下來”,還有大量售樓處作出種種所謂“1年、2年甚至5年就肯定可以辦下房產證”的“承諾”。有關部門和法律界人士對此分析說,千萬不要相信違法開發商開出的“空頭支票”。如果沒有辦理合法手續或預售證,無論開發商和售樓處如何忽悠,合同上如何表述,都是無效的。
有些已經在“舊村改造房”住了幾年的購房者反映,至今都沒有拿到房產證,開發商要么已走人,要么撒手不管,但當時他們無一例外都曾“承諾”過可以在一年或幾年內辦下房產證。
購房者普遍擔心“吃啞巴虧”
不少讀者在來電中反映,現在的房價普遍太高,買好房子買不起,買這種房子實屬無奈。還有一些讀者說,由于當時的疏忽和購房經驗不足,他們當時根本沒注意查看開發商的相關資質和手續是否完備,經不住售樓處的一再忽悠,再者“看到好多人都在買”,沒仔細考慮就把定金或預付房款交了,直到后來才發現所購買的房子是違法建筑。
記者連日來在實地調查中發現,不少違法舊村改造項目普遍存在欺詐購房者的行為,有的甚至信口開河,什么大話都敢說,對其項目的合法性也是信誓旦旦。據粗略統計,目前大部分違法舊村改造項目,都要求購房者首期必須交納50%至80%的房款。有關部門也認為,對于部分購房者提出的“退房”,難以出臺針對性的政策。基于這種答復,大量購房者來電時都表示:“連日來一直心神不安”,“總擔心吃了啞巴虧。”
購房者可請求退房、返還利息和房款
“已購買了舊村改造的樓房,現在還在施工,我們多次要求退房款,售樓處不給退,咋辦?”針對購房者的普遍擔心,更為了解開眾多已購買了違法舊村改造房的低收入家庭心里的“疙瘩”,本報就“購房者能否申請退房”走訪了有關部門和部分法律界資深人士。
有關職能部門的權威人士認為,目前對于“已購買了舊村改造房怎么辦”雖然還沒有具體的政策,但購房者完全可以集體同開發商協商解決,實在不行還可以打官司。一位法律界專業人士認為,“由于是違法項目,購房者和開發商之間的合同因為已經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屬于當然的無效合同。根據合同法關于無效合同的規定,對于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當根據雙方過錯程度分攤。如果開發商不肯返還購房款,購房者完全可以提起訴訟。”另一位法律界資深人士也對這種建議給予支持,并提供了如下一個典型案例——
●購房者:1995年花了60萬元在某小區買了一套房,又花了15萬元對該房進行了裝修。該小區是開發商以舊村改造名義建的商品房,未取得合法土地使用權,辦不了產權證。和開發商多次交涉,要求退房,但開發商不同意。
●律師:一些開發商以舊村改造之名行商品房開發之實,目的就是逃避法律,達到不交納土地出讓金占用土地開發商品房之目的。由于開發商沒有履行合法用地審批手續,未交土地出讓金,因此,也就沒有土地使用證,所建的商品房亦沒有銷售許可證,系違法開發行為。對購房人的直接后果是不能取得房屋產權證,房屋不能過戶、抵押等。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8條和第61條規定,作為購房者,你與開發商之間的買賣行為系無效民事行為,應有權請求退房,返還購房款。購房款產生的利息是購房者的損失,應由無效民事行為責任方——開發商賠償,賠償的標準是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綜上所述,購房者完全可以請求退房,返還利息和房款。
(記者 劉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