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小家庭融不進大家庭
“大學新生剛剛結束高中三年緊張的生活,突然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同時,他們脫離了父母,脫離了過去簡單的讀書生活,要獨立去面對更廣闊、復雜的生活。許多大學新生還沒有從心理和生理上去做好迎接這一切的準備。”岳德華介紹,由于這些原因,
大學新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普通人群。
有人進入大學校門,反而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幻想著能輕松度日。有人高考沒有正常發揮,與理想的大學或者專業失之交臂,導致精神頹廢。還有人不適應脫離父母的集體生活,不會自己照顧自己。
適應障礙表現各不同
大學生一進校門,自豪感與自卑感、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存在于每位新生的心中。這些矛盾沖突存在遭遇人際挫折、學習挫折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
焦慮癥持續不安和擔心
大學生進入新的環境,如果對自己期望過高,時間長了,就會產生持續性的焦慮、不安。患上焦慮癥,大學生常感到緊張不安、對付焦慮癥,一方面可進行藥物治療,一方面可進行心理訓練,如各種自我松弛訓練、氣功、生物反饋療法等。
抑郁癥悲傷孤獨絕望
抑郁癥是大學生中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有的對枯燥的專業學習不感興趣,對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厭煩。
克服抑郁癥,要學會將自己的憂傷、痛苦以恰當的方式宣泄出來,以減輕心理上的壓力。傾訴、寫日記、體育鍛煉等。
神經衰弱迅速疲倦睡眠障礙
大學生神經衰弱的發生,主要是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和良好的適應能力造成等。
所有這些,在患者頭腦中產生強烈的思想沖突,使得神經活動過程持久地處于緊張狀態,從而引起崩潰和失調。對神經衰弱的學生,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作息,適當參加娛樂活動和體育鍛煉,并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一般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