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4日電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未來3個月內準備購買住房”的北京居民人數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上升,本季度這個比例為20%。而在上海,購房觀望氣氛濃厚,未來3個月僅有7.3%的上海居民打算購房,較上季下降3.7個百分點,創歷史最低。
中國人民銀行13日公布的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未來
3個月全國范圍內準備購房的城鎮居民人數占比為19.6%,較上季提高0.5個百分點,但從歷史數據看,仍處低位,而且各地的差異比較大。
央行調查顯示,人民幣升值對居民也有一定影響——辦理外幣業務的居民增加,其中美元持有者辦理取款業務增多,辦理存款業務減少。
雖然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今年物價漲幅逐漸回落,但居民對物價的滿意度卻逐季走低。調查顯示,本季有25.1%的居民認為“物價過高,難以接受”,較上季提高0.8個百分點,而認為物價“令人滿意”的居民比例較上季降低0.6個百分點,居民對物價的走勢不樂觀。
央行有關人士解釋,居民的感受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是因為自年初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飆升。受此影響,國內煤、電、油、運價格不斷上漲,商品房價格又居高不下(住房價格不包括在CPI中),居民對物價感到一定的憂慮。
(郭永剛)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