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漂浮14年
惟愿醫生護士能在風浪中做手術
年過不惑的洪加津與醫院有著不解之緣。剛開始當兵在海軍潛艇某支隊,軍校畢業后分到湛江海軍422醫院工作。駐穗解放軍421醫院南醫09船正式建制前他便開始參與醫院船的訓練工作,后因一句玩笑話正式調到了船上
,開始了14年的海上醫生生涯。
14年間,他先后60余次出海為南沙、西沙駐守島礁官兵醫療巡診送醫送藥,是如今南醫09船上出海次數最多的醫療專家。
今年三月份洪加津帶領隊員們到西沙海域進行海上演練,遇上11級陣風,只能抗8-9級大風的醫院船一度被風浪整個掀到了海面下,不少隊員慌亂之中急著找救生衣,“沒用的,在大風浪下,嗆都被海水嗆死了,穿上救生衣也沒用。”這個時候,洪隊長讓隊員們鎮靜,“只想著美好的事情,自然就過去了”。
平時看似普通的工作到了驚濤駭浪的大海上一切都不同了。在陸地上簡單的靜脈穿刺,到了海上卻成了需要兩個人協作才能勉強完成的“高難度動作”。醫務人員需要頂住顛簸和搖晃,按住病人,再由另外的醫務人員用雙肘抵著甲板,拿針管對準血管扎進去。工作的時候通常都是邊往隨身掛著的袋子里嘔吐邊為病人動手術。“有一次一個大浪打來,我‘咚’地一下摔到了甲板上,屁股磨破了一大塊。”
由于長期在海上工作,長年累月暈船、嘔吐,洪加津的胃被折磨得傷病累累,“現在不能吃凍的,一吃就痛。”加上海上生活的潮濕,他還染上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
對工作執著、較真的洪加津說他的愿望就是讓船上所有的醫生護士都能在風浪中正常做手術。“在海上很苦,身體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有緊急事件,主刀的醫生病了,茫茫大海上,去哪里找人?”
也有孤獨時刻
生過上岸念頭但組織上不放
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工作的保密性,隊員們上船后無法與家人聯系,過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這種情況下,船上的工作人員就埋頭寫信,“信是沒法寄的,但寫著就不覺得孤獨了”。洪稱自己信寫得不算多,“一次也就三四封”。
洪加津算過,14年來,他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不到十分之一。12年前女兒出生的時候,洪隊長正帶領著隊員們在海上訓練,如今女兒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與爸爸見面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夠兩年。至于老家江蘇,洪隊長更是無緣回去,“一次父母來廣州看我,我卻出海去了,連面都沒有見到。”
喜歡海上的生活的洪加津也有心生退意的時候。“兩年前我提出過上岸,但組織上沒批,找不到接班人,不肯放。”如今已是專業領域帶頭人的洪加津每月拿2000多塊錢工資,地方上很多醫院來“挖”他,他算了一下,如果上岸的話,工資基本上可以翻個四五翻,但他說“軍人嘛,組織上需要,我還不能走。”
“神六”將遨游太空119小時
據媒體報道,“神舟六號”載人太空船準備工作進入倒數計時,預計“十一”長假后發射升空。
搭乘“神舟六號”飛船的兩位太空人遨游太空時間確定,他們將在太空飛行119小時,即5天差1小時。這將是“神舟五號”飛行時間的5倍,創中國人遨游太空時間長度的新紀錄。據介紹,屆時兩位航天員在漫長飛行中將有機會脫下重達10公斤的太空服,打開返回艙與軌道艙連接處的艙門,首次進入軌道艙進行科學實驗活動。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嚴艷 實習生 林靜華 通訊員 趙雪峰
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吳峻松(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