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疊的干部吃喝簽單
劉敬財無奈地向記者展示法院的判決書和民事調解書。
劉敬財在指認當年開設的劉莊大飯店。
新華網江西頻道(文/圖:記者李興文 郭遠明)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江西省上猶縣仍有近1.2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但近十年來,江西上猶縣部分黨政機關干部借公務接待簽單公款吃喝,并安排洗腳、美容、按摩等娛樂服務,有的部門領導甚至巧立名目簽單購物家用。由于部門經費有限,簽單款項拖欠多年未還,導致一些經營業主有債難收,一些下崗職工開辦的飯店被迫關門歇業。當地群眾對這股機關干部簽單公款消費的歪風反應強烈。
"有的干部瀟灑得很,白天晚上吃喝玩,一分錢都不用帶,拿支筆就能從這家簽到那家。"
上猶縣下崗職工劉敬財夫妻倆1993年在縣城開辦劉莊大酒店,因一些黨政機關及個人簽單拖欠29萬多元,資金周轉困難,被迫于1998年關門歇業。七年來,劉敬財夫妻踏上漫漫的討債路,至今縣各黨政職能部門仍拖欠他5萬多元。僅劉敬財展示給記者的欠款簽單就有上百張之多。劉敬財說還有大量欠款簽單因起訴而留在了法院。在劉敬財鋪攤開的欠款簽單上,欠款單位涉及縣委辦、文化局、消防大隊、精神文明辦、農機局、衛生局、公安局、氣象局等10多個部門;簽單欠款的金額多則上萬元,少則幾百元,有的欠款時間長達十年之久。
日前記者在上猶暗訪時發現,一些機關干部不僅吃喝簽單,連按摩洗腳也都簽單消費。當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按摩店店主說,2000年以后,上猶縣一些機關公務接待簽單又瞄上了洗腳美容、異性按摩等行業。他坦承自己店子"做的主要是公家的生意"。
他說,在按摩店內的消費一般被冠以"招待費"、"餐費"等名目開具發票,簽單的大多是黨政機關的主要負責人、辦公室負責人,有些領導的秘書、司機也受托簽單。如今當地多個政府部門還欠自己3萬多元。他妻子說:"有的干部瀟灑得很,白天晚上吃喝玩,一分錢都不要帶,拿支筆就能從這家簽到那家。"
簽單現象在上猶縣城見怪不怪。一位經營服裝的店主在記者問及買東西可否簽單時,直言不諱地說:"簽!不簽哪有生意做?"他說,近來就經常有機關干部到他店里簽單拿泳裝。
公款簽單消費名不副實,假公濟私
江西上猶縣部分黨政機關干部簽單消費的名目花樣百出。上猶縣委辦拖欠劉敬財餐費共計1.4萬多元,記者查閱單據發現,一些消費并非正常公務接待。當時的縣委辦負責人在一些單據寫著"招待某書記家屬"、"幫某領導搬家招待某同志"、"某領導客人用晚餐"。
一些部門負責人還簽單為上級領導和自己購物。縣委辦拖欠劉敬財的一張單據注明"縣領導春節年貨",而這張單據是以"餐費"的名義記賬;縣交通局拖欠劉敬財餐費372元,其中有單據注明"交通局某局長啤酒40瓶",據劉敬財介紹,這些拿走的酒以餐費名義在飯店記賬。
他說:這些都是"小兒科",每到逢年過節,一些單位的領導用小三輪車從自己店里拉酒拉煙,簽單時都記為"餐費"。
當地的一些個體戶對干部簽單消費不堪其累。劉敬財說:"為討債這些年我沒少求爺爺、告奶奶,可有的就是討不到。想當初,我們夫妻下崗,為了生計開個店,沒日沒夜地干,賺的錢都變成了一堆白條!"一位按摩店店主說:"一些單位的簽單不跑上十來回根本要不到!"
一位經營土特產的下崗工人告訴記者,三年前縣政府下屬的賓館因為接待需要,從自己店里簽單拉走了四五萬元的土特產,這筆債至今沒有收回。這位下崗工人無奈地說:"為了少虧點,我們有客人就安排到賓館吃飯抵債,可是像我們這樣小本小利經營的,吃著那大餐心都疼。"
簽單賬款難收,一些個體經營業主為經營被迫舉債。劉敬財說,多年來,自己的店每月都要支付銀行貸款利息上千元,1998年實在撐不下去,不得不關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按摩店店主說,因為賬收不回來,一到店里給員工發工資的時候,自己不得不到處去籌錢。
"再這么吃下去、玩下去,貧困縣何時才能脫貧?"
記者采訪時,一些單位對既往所欠的吃喝賬閃爍其辭。上猶縣文化局至今拖欠劉敬財3000多元餐費,但該局副局長黃郁英稱"單位沒有拖欠一筆吃喝款"。在記者的提醒下,她才說"是有這么回事,但那是前幾任局長的事。"當記者問及何時還欠時,文化局局長李伏學則說,債主從沒找過我們,自己毫不知情。而據劉敬財說,他每年去文化局討債都無果而終。
為討回自己的血汗錢,一些經營業主拿起了法律武器,但判決勝訴后卻執行困難。至今劉敬財的討債官司花了近萬元訴訟費,但還有五宗或判決勝訴、或經法院調解的案件沒有著落。一些自愿簽訂還款協議的單位,還款的承諾也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上猶縣氣象局是在劉敬財酒店進行簽單消費的部門之一。2003年3月份,上猶縣氣象局與劉敬財達成欠款償還協議,在2004年春節前,分七批償清所欠的3萬多元。但最后還款期限已過去一年多,氣象局還拖欠劉敬財1萬多元"吃喝賬"?h氣象局局長曹福坤接受記者采訪時坦承,簽單消費影響不好,而單位欠債不還主要是部門經費不足。
據江西省扶貧開發部門資料顯示,上猶全縣28.1萬人口中,農業人口占24萬人;2004年,全省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為2953元,而上猶縣農民僅1503元,全縣還有近1.2萬人尚未脫貧,人均純收入不足668元。當地扶貧工作任重道遠。
當地一些群眾對機關干部簽單消費的現象意見較大,他們紛紛擔憂:"一些干部再這么吃下去、玩下去,貧困縣何時才能脫貧?"
上猶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地一些政府機關簽單欠債消費的現象確實存在,但縣委、縣政府對此一直高度重視。他表示,近期以正在進行的基層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在全縣范圍內對各個部門公務接待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摸底清查,并擬通過公布舉報電話、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等措施,從根本上徹底治理。但當地一些經營業主對此仍心存隱憂。他們說,多年來,中央三令五申要規范公務接待,上猶縣為此也開展過多次整治,但每次整頓過后又屢屢反彈,何況有的舊賬拖欠多年,如果"新官不理舊賬",整頓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