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廣州市民隨街晾掛內衣內褲實在不雅
海珠廣場內,一男子內急,靠著樹干就地解決。好多年前,廣州就流傳一個笑話:“為何海珠廣場的木棉開得特別靚”,沒想到多年后,我們仍要面對這種尷尬
時報記者 祝勇 王道斌(除署名外)見習記者 肖胤 實習生 田源 攝影 時報記者 朱元斌
相對于內地游客在:香港迪士尼的一些不雅行為,廣州街頭的文明景象又如何呢?昨日,時報記者兵分幾路,分赴市內商場超市、公園景點、休閑廣場等人流集中的公共場所,卻輕易地就捕捉到了種種不文明的鏡頭。而耐人尋味的是,面對記者的質問,個別不文明者絲毫不覺得尷尬,不少群眾也對身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熟視無睹。
據悉,針對這些現象,廣州市精神文明辦近期將出版“市民禮儀手冊”免費派發,引導市民文明行為。有專家則表示,當個人自律缺失導致不文明行為經常性發生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法規等強制手段來糾正。?
鏡頭1 嫌廁所遠廣場內當眾撒尿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海珠廣場,可能因為太熱,廣場里面好幾名市民都赤裸著上身,三四名男子赤裸上身睡在幾張席子上,身旁歪歪斜斜丟著幾個空啤酒瓶,絲毫不顧及旁邊坐著幾名正在聽戲的女子,有的不但有席子還有枕頭,睡得很舒服。
突然,一名躺在席子上的男子打著呵欠站起身來,十分自然地走到旁邊10米左右的一棵小樹旁,斜靠著樹拉開褲頭對著綠化帶,就這樣當眾撒起尿來!而附近的群眾對此熟視無睹,根本沒人理會。
還沒兩分鐘,一名看戲的阿伯也走到剛才男子撒尿的地方,坐在了小樹旁的石凳上,低頭不知道在擺弄什么,記者走近一看,阿伯原來也在撒尿!可能是怕引起別人注意,阿伯就這么坐在凳子上撒。記者走過去質問,阿伯十分不悅,嘀咕幾句“關你什么事”訕訕地走開。而那名赤膊男子則顯得滿不在乎,根本不理會記者的問話。
記者找到一名正在海珠廣場執勤的“海珠廣場管理辦”工作人員,該名工作人員表示,最近一段時間,這里的管理較麻煩,因為至少有10多名無業人員日夜聚集在這里,而管理辦主要只負責海珠廣場的綠化保潔和小攤小販,對這些人員的行為無權管理,只能在有治安事件時求助警方。
鏡頭2 忘形小情侶公車上摸大腿
在廣州乘坐公交車、地鐵時,常常會看到一些時尚年輕情侶的親昵舉動。情到濃處不由自主原本無可厚非,但不顧場合地隨處上演“親密接觸”,也屬不文明之舉。
近日,記者在一輛178路公交車上看到,一名年輕情侶上車后,由于只有一個位置,男子坐在位置上,女友緊靠著站在旁邊的走廊上,男子很自然地伸手摟著女友大腿,而女友穿的超短裙。兩人在不斷地親昵談笑,男子一邊笑一邊用手在女友大腿上輕輕撫摸,而坐在后排的還有兩名學生,邊看邊相互交換眼神偷笑,周圍的乘客也大多將頭側開,頗為尷尬。
在廣州不少公園景點內,還有些情侶坐在休閑凳上的姿態也不太雅觀。有一次,記者在流花湖公園內看到,一名男子坐在石凳上,一名女子分開腿正對著男子坐在身上,將頭埋在男子肩上睡覺,過往行人紛紛側目。而北京路步行街路邊的休息條椅上,記者看到一女孩坐在男孩的腿上,兩人緊緊貼在一起,不時還發出笑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摟在一起,不時做出親密動作的情侶更不計其數。
鏡頭3 垃圾不丟垃圾桶丟地上
在越秀公園內,隨處可見寫有“凈化綠化美化羊城”的垃圾桶。但令人不解的是,游客們往往對近在咫尺的垃圾桶視而不見,把垃圾丟在垃圾桶周圍區域。
在越秀公園正門內一走廊內,一對夫婦帶著孩子在憩息,并從隨身攜帶的袋子里取食葡萄。一張擦手的紙巾被仍在腳下。而離他們不到5米的地方,就有一個垃圾桶。
在公園的花苑附近有兩個垃圾桶,里面空空如也。但垃圾桶旁數米之內,卻拋有若干張廢棄的紙巾。記者就此采訪一名清潔女工,她表示,有的人可能覺得丟到垃圾桶附近就完了,其實這些散亂的紙屑,令她們的工作量加大不少。但她也認為,管理人員不可能時時看著游客,要保持公園整潔,只能靠游客的自覺。
鏡頭4 “禁煙告示”下煙照抽
目前很多城市的室內公共場所都有“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告示,但卻常常如同虛設,有的單位的辦公室抽煙者較多,一邊工作一邊抽煙是較常見的,盡管有人提醒公共場所不要抽煙,但往往被一笑了之——不予理睬。
昨日,在海珠區某商廈四樓,記者看到辦公室大廳貼有“禁煙告示”,而仍有多名員工在抽煙。在記者詢問下,一名員工坦稱,盡管有告示,但煙癮來了很難顧忌這些,習慣了“想抽就抽”不會太在意在什么場合,而且只是告示而已,并沒有什么強制措施來約束,大家都不會較真。即使在這里抽煙,別人一般也不會說什么。
各方回應
文明辦 派發禮儀手冊引導市民
廣州市文明辦助理調研員梁潔玉向記者表示,為了提升廣州市民的素質,市文明辦一直在開展相應的宣傳教育活動。從早期開展的以“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為主體的現代公民教育,到前不久進行的廣州市十大文明亮點評選活動,都為提升市民的素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目前,市文明辦正準備著手推出一套《廣州市市民禮儀手冊》,該手冊將對市民的包括穿衣、言語、公共場所行為等具體的言語行動進行指引。據透露,目前該手冊已交付印刷廠排版印刷,近期將向市民進行免費發放。
專家 不自律就用罰款來約束
廣東發展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社會心理學教授李偉民教授表示,市民也好、游客也好,都應該遵守特定的公共場所行為規范,并具備有公共場所內自律的意識。而目前出現在公共場所內的亂丟垃圾、非吸煙區吸煙、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充分說明了部分市民缺乏公共意識及自律意識。至于如何行之有效的解決這一現象,一方面則要加強思想教育,培養市民的公共意識和自律意識,另一方面,政府和有關管理部門還可通過加強管束、實行獎懲、輿論監督等方式來對這類人群強化他律,從而使其合乎規范的行為成為習慣固定下來,這才不會使這類人群在處理公共問題時,隨即的進行處理。
在前年“非典”期間,廣州市也曾出臺過一部禁止吐痰的禁令,實施期間應當還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這倒不是說對于不文明行為就一定要用罰款來解決問題,主要還是要通過這一形式的他律起到提高市民認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