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資搞培訓 企業仍然不領情
島城技工培訓為何遇冷
企業工人如愿意參加技能培訓提高水平,市財政將為其拿500—1000元的補貼。為提升我市技術工人的整體素質,去年起,我市相
繼啟動了“金藍領”培訓和“緊缺工種”培訓兩個大規模技能培訓,根據計劃,全市每年將培訓8000名高級技術工人。但記者從市勞動保障局了解到,今年的“金藍領”培訓開始了大半年了,只有600名工人報名參加培訓。政府拿錢促進培訓,企業為何偏不領情,如此咄咄怪事讓政府部門十分不解。
勞動部門撓頭企業不積極
昨天上午,在市勞動保障局培訓就業處,一位工作人員拿著今年“金藍領”的培訓計劃書告訴記者,今年,我市本來打算培訓3000名“金藍領”,共涉及12個最常用的工種,只要是有高級工證、年齡在40歲以下的技術工人,都可以由企業組織報名參加培訓。根據計劃,凡參加培訓的工人都可享受到政府財政1000元的培訓補貼。為給企業培養人才,政府部門出臺如此力度的舉措在我市尚屬首次,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有了政府部門的補貼,企業只需拿出一點錢就可以將自己的工人培養成為更高等級的人才。但直到昨天,給工人報名的企業也只有不多的幾家,總人數不到600人。
我市上個月推出的緊缺工種培訓,面對政府每人支付500元的培訓計劃,也只有青島港集團一家企業報名參加。
技術工人發愁廠里不讓報
“對我來說,政府出臺這樣的政策是天大的好事,可我卻撈不著啊。”說起“金藍領”培訓,我市四方區一家機械制造企業高級車工王師傅對記者說,據了解,早在今年5月全市第二批“金藍領”培訓開始時,他就準備報名參加,但卻因廠里再三阻撓而未能如愿。
因準備報名參加上月開始的緊缺工種培訓,李滄區一企業焊工李師傅差點與廠里鬧翻,因為最近廠里活比較多,缺人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針對政府出臺的補貼培訓計劃,絕大多數工人非常熱情,但礙于企業的冷淡態度,只能作罷。
用人企業也煩都培訓活誰干
記者走訪了我市數家制造業企業,聽取了他們不積極參加培訓的原因。
“現在活多了,工人沒增加,他們都參加培訓了,企業咋辦啊?”我市一家印染企業副總王先生對記者如是說,“說實話,讓職工參加培訓提高技術水平,對職工和我們都有好處,但現在客戶的訂單一大堆,我們連正常的休息都沒有,更別說去脫產培訓了。”記者了解到,我市眾多企業之所以面對培訓不熱情,持王先生這樣想法的企業占絕大多數。
眼光應放長遠
市勞動保障局培訓就業處工作人員表示,早在兩大培訓開始前,勞動保障部門就召集了全市許多大型企業負責人開會,請他們積極組織工人參加培訓,但考慮到眼前利益,多數企業對此并不感興趣,在他們看來,政府出的補貼遠無法補充他們在工人脫產或半脫產培訓期間對生產造成的影響。
當企業真由于工人技術力量薄弱,在生產中遇到難題時,他們寧肯到外地去高薪挖人才,也不愿培養自己的工人。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與臨時挖人相比,企業自己培養的工人在忠誠度上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在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時,企業的眼光應放得長遠一些。(記者
張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