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武公李舜臣號導彈驅逐艦
不久前,韓國海軍最先進的“忠武公李舜臣”號驅逐艦訪問了中國湛江港。因工作關系,筆者此前曾在韓國鎮海
參觀過這艘戰艦,今日老友“登門”,自當撰文以記之。
艦載武器選用頗費心思
僅僅10年前,韓國海軍還被日本雜志叫做“罐頭海軍”,意思是韓國水兵駕駛的都是一堆噸位小、武器少的近海戰艦。而今伴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韓國海軍正在創造著屬于自己的“藍水奇跡”。
我在鎮海港時看到,太極旗飄揚的大小艦艇把港區塞得滿滿當當,艨艟巨艦已不罕見,但唯有“忠武公李舜臣”號驅逐艦如一頭雄獅傲立其間,它那高大身影能夠把港區對面的海軍大樓遮擋得一絲不露。
據隨行的翻譯介紹,韓國海軍把“忠”號當作發展“宙斯盾”驅逐艦之前的一個過渡,有很明顯的裝備測試意味,所選用的武器系統頗花了一番心思。
“忠”號的銀灰色艦橋非常大氣,這座類似于金字塔基座的建筑呈一定角度向內傾斜,據說這種流行于西方海軍的造型可以減少雷達反射信號,不過在我眼里倒是看不出有多大用處,倒像是一幢窗戶不多的“香格里拉飯店”。
“大鍵盤”撐起保護傘
在“忠武公李舜臣”號問世前,韓國艦隊最突出的弱項就是海上防空能力,由于韓國早期的艦艇大多沒有艦空導彈,一旦遇到敵方空中打擊,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因此,韓國在“忠”號艦上重點要求加裝垂直發射的防空導彈系統。“忠”號艦的前甲板安裝有當今世界上防空能力最強的MK41艦載垂直發射系統,它被韓國水兵們昵稱為“大鍵盤”。
MK41系統可發射美軍新型標準SM-2
BlockIIIA導彈,該導彈的射程達73公里,32個單元既可單發,也可齊射,具備強大的區域防空能力和一定的抗飽和攻擊能力。有了MK41系統和標準SM-2導彈,就相當于給韓國水面艦隊撐起了保護傘,而且其射程遠,使艦艇的抗擊壓力可以減輕,一旦它攔截失敗,艦上其他的近防武器也還有充裕時間作出反應。另外MK41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從反潛導彈,到防空反導導彈都能容納得下,簡直是導彈的“大薈萃”。
艦上水兵并非都是精英
我在“忠”艦上看到,整個戰艦完全通過中央空調調節溫度,其官兵餐廳布置如同速食店,并提供冰淇淋和果汁等;士兵的個人床位也很寬敞舒暢,隱私性很高。
據傳聞,一位第一次登艦的韓國海軍老式驅逐艦上的艦長直喊:“我絕不讓我船上的士兵到這里來參觀,不然每個人都會當逃兵的。”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忠”艦的生活設施及工作場所是韓國海軍中最好的,畢竟環境也是一種戰斗力。在與韓國水兵的交流中,筆者還發現了一個現象:韓國海軍為這艘威力最大的戰艦挑選官兵,并不完全按照精英標準來進行,而是采取“老帶小、官帶兵”的策略,從每個艦隊送來比例適當的老兵和新兵,讓他們一起合作,互相學習,這樣可以為韓國未來即將裝備的戰艦培養更多的高技術“種子水兵”。
設計“忠”艦的地方很溫馨
筆者在韓國“軍事旅途”并未在鎮海結束,“忠武公李舜臣”號驅逐艦的娘家——韓國現代重工集團的蔚山造船廠也有幸一往,筆者從中也得到不少心得。
游覽過程中,筆者一行被帶領參觀了SMSD的電腦輔助設計室,可別小看了這個并不大的地方,眾多韓國21世紀新銳艦艇就是在這里誕生的。
設計室呈梅花狀安排計算機操作機位,室內還擺放了許多鮮花和壽山石。入口附近甚至還劃出不小的休閑區域,咖啡機、冷飲機一應俱全,我感覺自己好象是呆在一個豪華網吧里。
陪同我們參觀的金先生是位剛進現代重工不久的見習設計師,他通過翻譯向我們做了詳盡的解釋。現代重工從來就不把裝配一艘軍艦視為造艦,而是特別重視培養與造艦有關的基礎能力。
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我們應金先生的邀請,與正實習的新員工一起體驗模擬艦艇設計的程序。我選取的是一款6000噸級對陸攻擊驅逐艦的設計方案,搞笑似的硬將三聯裝203毫米重炮與16枚反艦巡航導彈都“塞”到艦上,并給文件取名叫“Sea
Lion”(海獅),當這艘蹩腳的驅逐艦“完工”時,韓國專家們仍然微笑地向我表示祝賀。
“忠武公李舜臣”號,舷號975,是韓國KDX-2級驅逐艦首艦,長154米,滿載排水量4800噸,由現代重工集團(HHI)建造。2002年5月22日下水,2004年正式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