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文娛專訊 選手走臺、召開第一次評委會……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已于昨天按照比賽日程正式展開,雖然評委們按照比賽規則的要求對于第一評委會的議題不肯向外界透露半個字,但評委會主席林耀基的一席話昭示著將于今天舉行的初賽“完全比照國際水準”,“相信這一國際性的
小提琴賽事定會是水準一流、評委一流、選手一流的賽事。”
昨天上午9時起,參加本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的49位選手就開始進入了緊張的“備戰”狀態,嚴格按照組委會規定的時間先后抵達初賽場地——新修建的青大劇院走臺試音。雖是排練,參賽選手絲毫不敢懈怠,一板一眼皆有章法,有的參賽選手甚至將比賽當天要穿的表演禮服也一并帶了過來,做一次“實地演習”,與前一天晚上選手們大多談笑風生的輕松心態不同,在排練過程中,選手神情凝重、專注。從加拿大趕來參加比賽的張天天告訴記者說,為了參加這次比賽,她的父母還有老師都來了,自是不敢懈怠,來青島兩天了都沒有外出游覽,反而晚上回賓館休息前都要練上一段時間。
今起到20日為初賽階段第一輪,選手們演奏的曲目為巴赫無伴奏奏鳴曲一首(柔板與賦格第1首,G小調BWV1001或緩板與賦格第2首,A小調BWV1003)、帕格尼尼隨想曲一首以及選手自選無伴奏奏鳴曲一首(巴托克的恰空速度或伊薩伊的第3首,第6首)。(記者周潔)

|
|

|
|

|
|

|
|
|
林慶勝攝
中國人要拉中國曲
俞麗拿期待今后有更多《梁祝》這樣的純中國作品
昨天上午,首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的評委俞麗拿教授到書城簽售《永遠的祝英臺———紀實俞麗拿》一書,并接受了島城記者的采訪。
比賽,要擴大影響
對于青島舉辦這樣的國際性小提琴大賽,俞麗拿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與世界上知名的小提琴比賽如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相比,我們才剛剛起步。好在我們的起點很高,昨晚的開幕式讓很多外國評委贊嘆不已。讓這項賽事順利發展的同時,應該采取各種方式擴大它的國際影響力。比如說,采用電視、電臺、網絡等媒體直播的形式,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同時看到、聽到、了解到。”
酬勞,不想再多說
一提到俞麗拿,人們馬上就會想起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近日有消息爆出,《梁祝》唱片發行銷量高達200多萬張,是中國樂器唱片發行量之最,但俞麗拿僅獲得了1500元酬勞。對此,俞麗拿沒有抱怨,她說:“我18歲演奏《梁祝》,沒想到它會影響我的一生。我沒想過什么報酬,只要大家都喜歡中國音樂就好。”她表示,現在學習小提琴曲目大多都是外國的,像《梁祝》這樣的中國作品很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中國的小提琴優秀曲目出現。許城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