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昨天,2006年山東省研究生招生專場咨詢會在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舉行,數百有意報考研究生的考生參加了咨詢會。共有省內外30多所高校參加了咨詢會。在咨詢過程中記者發現,一方面很多考生為了逃避就業壓力,紛紛選擇考研;另一方面,考生一味追求專業名稱“響亮”,不顧就業情況,盲目
報考熱門專業。
擴招趕不上“擴報”
高校本科教育在擴招,研究生同樣也在擴大規模。然而,由于本科畢業生人數的激增,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或往屆生選擇考研,來提升自己在人才市場上的價值,希望通過三年的學習,能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昨天,記者采訪了數所高校,咨詢老師紛紛表示,研究生招生人數增加的幅度,趕不上報名人數的增加。考研并沒有因為高校計劃的擴招而變得簡單,相反,對于部分高校來說,是越來越難了。
青島大學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青島理工大學的咨詢老師說,從前兩年的經驗來看,理工大研究生的錄取人數與總報考人數的比例在1:3左右,部分熱門專業錄取的比例更小,大約在1:5。這位老師說,這兩年考研比以前難了!
昨天,記者見到了一位執著于考研的“粉絲”小魏。小魏2003年從青島大學理工學院畢業,今年是第三年報考研究生。小魏覺得,現在本科生找的工作都不理想,要么辛苦要么待遇差。他說,很多人都希望通過考研來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雖然考了兩次沒考上,可眼下不到兩千元的月薪,讓他下定決心今年一定要考上。小魏認為,研究生畢業之后,身價怎么也不止兩千元的月薪。
考研族忙“跳槽”
“來咨詢的很多學生都在咨詢跨專業報考,特別是一些理工類學生,他們不希望讀本專業的研究生。”青島大學的咨詢老師告訴記者,比錄取比例更讓考生關心的,是跨專業報考的問題。
青大的老師說,一些理工類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專業不“好聽”,表示希望能跨專業報考經濟金融類的專業。這種跨專業報考,不僅會帶來考學難度的增加,還會給以后的就業帶來問題。老師告訴記者,其實理工類很多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很樂觀,只是聽起來不夠“時髦”;相反,一些經濟金融類專業,由于聽起來“好聽”,感覺更接近“白領”,從而吸引了很多學生報考,由于人數的膨脹,畢業后面對的就業壓力自然比較大。
“誰不想讀熱門專業呢?我考大學的時候和金融專業失之交臂,希望通過考研圓了這個夢想。”青島大學大四學生張某就非常推崇換專業。他告訴記者,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大學時候讀的專業不理想,才希望通過考研換專業,走另一條道路。(記者
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