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萬元買臺等離子彩電看了一年半壞了,8000元媒體盒不算主要部件,消費者得自掏腰包。記者調查發現,高端彩電的“
三包”實在是筆糊涂賬。
如果您家正在使用等離子或液晶電視,或者正準備購買這類平板電視,建議您注意商家的相關保修承諾。因為至今,平板電視還沒來得及納入國家“三包”的范疇。如果出現了質量問題,平板電視生產廠商可以不按照國家對電視的“三包”規定給予保修。
平板難享“三包”優待
平板電視銷量1年增4倍,等離子降價快過液晶。平板電視接連降價,激起了老百姓的購買熱情。記者在多家商場調查發現,由于目前缺乏國家統一規定,一些高端彩電廠家自定的“三包”期限相差很大。如:海爾整機和主要部件的保修期都是3年;海信、康佳、TCL等品牌整機保修1年,主要部件保修3年;創維、LG等品牌整機和主要部件保修期都為1年。按照國家早年發布的《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即“三包”條例中的規定,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都享受“整機一年,主要部件三年”的“三包”有效期,而以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為代表的平板電視由于不屬于顯像管電視范疇,而無法適用普通彩電的“三包”政策。
“今年四五月份,高端彩電在島城的銷量才開始迅速攀升,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平板電視質量投訴。”蘇寧電器營銷部彩電組侯廣林部長告訴記者,如果遇到這類問題,現在解決的辦法只能依據廠商之前對消費者的承諾來定奪。而國家的“三包”規定中也沒有對背投、等離子、液晶等高端彩電產品的維修做出明確界定,包括維修范圍、維修價格、保修期限等,導致在售后維修中無法可依。
消費者觸響“三包”地雷
上海消費者陳影在全國最先觸響平板電視的“三包”地雷。2003年9月,陳影購買了一臺液晶彩電。次年10月,這臺彩電就發生了故障,經檢查,是主體集成電路損壞。陳影隨即找到銷售商,要求對方根據彩電“三包”合同進行維修,卻被拒絕。原因是陳影購買的液晶彩電與電腦顯示器屬同一性質商品,因此按照電腦顯示器的“三包”規定維修。如果按照電腦顯示器來保修的話,陳影的液晶彩電就已經過了“整機與零部件均保修1年”的保修期。
陳影目前已訴至法院,要求按照彩電“三包”規定履行修理義務。目前,這起全國第一例為平板電視保修而打的官司還在法院審理中。
深圳市民張先生在2004年1月花5.8萬元買了臺42英寸等離子電視機。今年7月,電視機出了毛病,根本無法成像。找到該公司的售后服務維修點,一查原來是媒體盒出了毛病,換個媒體盒就要8000元。
電視才買了一年半,張先生滿心以為,換媒體盒的8000元,應該廠家“埋單”。電視機的保修說明書寫得清清楚楚,整機保修1年,主要零部件保修3年。誰想到,媒體盒算不算主要零部件,成了一筆糊涂賬。
成本分攤是難題
“出現平板電視‘三包’難題,很關鍵的環節在于售后服務成本高昂,廠商與消費者之間如何分攤目前還未有任何說法。”一位國產彩電負責人表示,由于平板電視在顯示器技術上與傳統CRT電視明顯不同,這也造成售后服務內容有很大差別。
一般來說,液晶電視使用30000小時須更換熒光燈管,費用約數千元;而等離子電視維修一旦出現問題,則多屬于不可逆損壞,整塊屏幕需要更換,價格至少數千元。而一些背投電視所用燈泡的壽命大約在5000小時至8000小時,按照消費者每天看7個小時的電視來算,燈泡的使用壽命最多兩年半。這恰恰在普通彩電“三包”規定的保修期限之內,價值1000多元的燈泡責無旁貸地應由廠商來更換。而液晶電視的核心部件液晶屏的使用壽命也在8000小時左右,如果液晶電視納入普通“三包”之列。會造成廠家承擔的成本過大,因此絕大多數廠家在國家標準出臺前都不敢過多承諾。
買平板看清保修期
記者調查發現,高端彩電的售后服務監管出現空白,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對企業平板電視售后服務各自為政的現狀,今年,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相繼宣布,將等離子電視、背投電視和液晶電視納入賣場的彩電“三包”范圍。另據報道,南京、廣州等地的家電維修協會已經開始嘗試推出地方性的高端電視維修標準,主要包括維修期限和收費標準等內容。
記者了解到,國家關于平板電視三包“漏洞”的修訂正在進行中,可望在今年完成。同時提醒消費者,在高端彩電“三包”規定尚未出臺的情況下,購買時,一定要多個心眼,仔細問清整機和主要部件的保修期限,以及主要部件的使用壽命和更換價格,避免遭遇“買得起修不起”的尷尬。記者
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