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每日經濟新聞
“上網不占電話線,電力插座一插,隨時隨地就能上網。”近日,上海靜安區興海城小區門口的一張海報,引來不少不明就里的居民的議論。也是在這個夏末秋初,一則關于電力線上網傳輸速度提升近20倍、有望取代ADSL等接入方式的消息,將謎一般的電力線上網納入了公眾視線。
盡管
2年來一直遭到電信運營商的聯合狙擊,但電力線上網依然在上海低調潛行。
自稱業務慘淡
據介紹,電力線上網,英文名為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簡稱PLC。提供海報的是中電飛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每日經濟新聞》撥通了海報上的電話,客服人員介紹說,找到有電源插座的地方,一邊插上“電力貓”,一邊連接電腦,不用撥號即可上網。客服人員提供的宣傳單顯示,PLC免費安裝2M帶寬,費用低于ADSL。
中電飛華上海分公司負責人說,目前上海PLC用戶已有300戶,基本都在靜安區。“老實說,公司的上海業務不是很紅火,甚至可說是慘淡,幾乎每天都有PLC退訂用戶。”
中電飛華在國內的電力線上網試運營已開展3年多。中電飛華控股股東為國電通信中心,2002年3月,根據該中心對電力線通信技術開發應用的部署,注冊成立了中電飛華電力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之后,中電飛華便開通了一系列電力線上網試驗小區。2003年以來,在政策尚未明朗的情況下,中電飛華的電力線接入已經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展開。目前僅在北京一地,其業務便覆蓋了290多個小區、近16萬戶家庭。
中電飛華與國電通信中心高層在今年四五月份頻頻接觸,制訂了電力線上網的發展策略:確保今年北京10000個電力線上網用戶的工作任務,并保持與信產部相關部門交涉,盡快獲得信產部許可。
遭電信商重點打壓
然而,PLC的出身遭到外界的非議。中電飛華一內部人士透露說,在上海某運營商的內部文件中,中電飛華赫然排在“黑名單”之列,排名老二,成為重點打壓對象。
上海市互聯網經濟咨詢中心研究部馮濤認為,中電飛華成為第7家電信運營商的圖謀顯而易見,但從嚴格意義上講,PLC進行寬帶業務是不允許的。馮濤說,按照信產部規定,寬帶接入屬《電信業務分類目錄》中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基礎電信業務,必須按規定取得信產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頒發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而中電飛華沒有該執照。
資料顯示,從2001年8月沈陽第一個PLC小區出現至今,PLC仍沒有獲得信息產業部的合法身份。中電飛華一直堅持PLC的理由是:2001年5月取得了信產部頒發的
ISP(網絡服務供應商)業務經營許可證。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胡永龍解釋,ISP許可證可開展《電信條例》泛指的相關除“話音業務”之外的一切電信增值業務。
而上海電信則表示,擁有ISP只能經營內容,但是沒有自己的網絡,嚴格意義上是不可以做運營的。上海電信新聞發言人鄭建平明確表示,電力線上網是一種違規操作。
直接威脅ADSL
事實上,電力線上網這種頗受爭議的寬帶上網方式,已獲得諸多跨國公司的青睞。
今年1月,日本松下、三菱及索尼宣布,成立一個致力于確立高速PLC規格的聯盟,新聯盟將制訂PLC國際標準,以確保不同公司生產的設備可以互連;7月7日,Google宣布投資電力系統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4天后,IBM宣布與美國Center
Point能源公司攜手測試電力線寬帶業務。
有業內人士稱,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修建通信網絡的電力系統,有望迎來迅速發展的春天。但中電飛華上海分公司負責人并不看好國內PCL的前途。“PCL發展最大的瓶頸問題是穩定性,在國外都不成熟,何況國內。”
中電飛華一內部人士透露說:“一直以來,我們的日子都不好過,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遭到運營商的圍追堵截。但事實上,我們還是根植電力系統,稍微面向社會,只是做運營商沒有輻射到的地方。”
中電飛華PLC事業部總經理佟大力也多次強調,公司目前只是在部分小區做電力線上網的試驗,沒有投入大規模商用。
“中電飛華急速拓展試點小區,其用意已經超出試驗的范圍,這明顯是一種極力搶占寬帶接入市場的行為。”有專家指出:“目前,國內用戶在使用寬帶接入服務時,多以電信的ADSL為首選,市場已被ADSL瓜分了90%以上。但ADSL無法滿足高端用戶對接入速度的要求,而對低端用戶則顯得費用較高,這正是PLC的機會。”
馮濤說:“中電的想法是先做PLC的試驗,等到機會成熟拿下牌照,但這也正是電信運營商最怕看到的。”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