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晨刊訊(記者 陳穎)中秋節剛過,昭陽小區的秦小姐就到醫院掛吊瓶,醫生的診斷是食物中毒。原來,在中秋之夜,秦小姐吃了幾只螃蟹,據她回憶,螃蟹雖然不是死的,但也要瀕臨死亡了。她覺得又不是死蟹吃了不會礙事,沒想到當天夜里就開始腹痛、腹瀉,而家中其他成員卻安然無恙。
據《養生學》里講,
蟹肉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吃蟹中毒主要是因為吃了死蟹或垂死的蟹。蟹已死或將要死時,體內的組氧酸會分解產生組胺。組胺是一種有毒的物質,隨著蟹死亡時間的延長,蟹體積累的組胺越來越多,毒氣也就越來越大,即使蟹煮熟了,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
給秦小姐診療的劉醫生講,有的人吃了垂死的蟹中毒,而有的人安然無恙,這是與個人的體質與對組胺的敏感度有關,秦小姐就屬于較為敏感的人。
劉醫生說,秋季是蟹肥肉美的季節,市民在吃蟹時一定要將其清洗干凈,千萬不要吃死蟹或垂死蟹。對熟蟹也不要吃得太多,因蟹是高蛋白食物,進食過多必然引起消化不良。另外,一旦發生吃螃蟹中毒的現象,如: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就要及時到醫院診療,以免因吐、瀉失水過多而引起虛脫,甚至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