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國美電器方面獲悉,國美與永樂已于前日在北京和上海兩地把全部30億元訂單投向包括海爾、海信在內的40家家電生產商。
近日,國美與永樂這兩個中國家電連鎖前三強,正式結成“深度結盟戰略伙伴”,并且動用30億元現金聯合向中外知名家電廠家發出“十一”黃金周采購招標書,這份招標書被業內稱為震
驚家電業的超級采購大單,而聯合現款巨資采購的方式在業內也尚屬首次。
對于永樂來說,與國美此次聯手,其意義并不僅僅在于推出30億元采購訂單。面對山東這一市場“盲區”和得山東必先得濟青的家電市場格局,永樂應該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
四年前臺東敗北
今日重返傷心地
對于家電銷售商來說,若要進入山東市場,首先要在濟南和青島市場站住腳跟,然而在家電銷售商亂世紛爭的今天,永樂對山東市場還在觀望之中。
到目前為止,除永樂電器外,中國排名前六名的消費電子零售商已全部在青島開展業務,青島可以說已經成為全國家電市場主戰場之一。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說:“在青島發展連鎖的目的不是掙錢,而是戰略性擴張。”由于青島擁有海爾、海信這樣的大型家電企業,因此在青開店更利于渠道商們的感情溝通,“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對于永樂來說,顯然不會主動放棄青島這一兵家必爭之地。
實際上,永樂在青島有著敗北的經歷。2001年9月永樂在臺東開設了一家加盟店,但落戶僅一個月,就被當時的本地家電銷售龍頭雅泰吞并。
不過,對于青島這一傷心地,永樂并未放棄。記者了解到,永樂在過去的一年間曾多次派人員到青島考察,但由于青島市區家電消費容量較小,較好的門頭店面已被對手占領,且又擁有眾多家電巨頭稱霸一方,欲入青島困難重重,轉而進入濟南的難度也相當大。
不過,充沛的資金流入會給永樂未來可能的擴張提供動力。永樂在香港市場上市已經進入最后階段,永樂上市的保薦人包括國際知名機構摩根士丹利,融資額為10億港元。
聯手國美推大單
“大腕”助“小弟”?
與永樂相比,國美可謂是家電銷售商中的“大哥”。從去年的銷售數字看,行業排名第一的國美高出永樂80.8億元,因此,有分析認為,此番永樂與國美結盟的主要動力,在于自己不甘心在業內排行“老三”,很有可能在借國美之力謀求在山東“盲區”中開拓市場。
國美電器青島分公司總經理辛克俠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次聯盟純粹是為了做‘十一’市場,并不涉及其他任何長期性問題。”據他介紹,國美與永樂之間暫時還沒有其他的合作。
辛克俠說,“十一”黃金周大型促銷結束后,這次合作也就算結束了,其他的合作沒有考慮過。辛克俠同時還對記者說:“我跟永樂的關系一直非常好,到目前為止我也沒有聽說永樂要到青島選址的事情,至少近段時間不太可能。”當記者問永樂為何不在青島開店時,辛克俠說道:“這是(他們)企業發展戰略的事。”
青島分得4500萬元份額
國美與永樂之間的聯盟采購,必然會引起業內所說的價格戰。然而,有業內人士稱:“如今家電利潤如此薄利,價格大家都是一樣的,而國美的30億元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潛水之力’。”據了解,參與國美、永樂這次30億元現金采購會的廠家中囊括了我市的海爾與海信兩家大型企業,以及其他近40家全球知名品牌廠家。昨天辛克俠告訴記者:“在這30億元的份額中,青島占了4500萬元,加上本地談的5000萬,約近一億元。”他同時強調:“這些產品全部都是特價機,現在開始陸續投放市場,但大批量投放要等到‘十一’。”
□相關鏈接
永樂香港籌資10億港元
上海永樂家用電器股票香港市場首次發行進入最后階段,預計融資規模將達10億港元。
在競爭對手蘇寧、國美相繼通過上市解決擴張所需資金瓶頸后,永樂也將邁出實質性的一步。至此,中國家電連鎖前三名國美、蘇寧、永樂悉數上市。
今年1月7日,上海永樂董事長陳曉首次公開承認,知名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以5000萬美元獲得永樂20%的股份,成為永樂的第三大股東。為了給上市作準備,永樂今年還在全國進行了一系列擴張,除收購燦坤的小家電賣場外,還收購了廈門思文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