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小小的海參價格在4000多元一斤。孫立攝 |
按照我國傳統的養生方法,人們通過秋季進補可以彌補夏季酷暑損耗的養分,而
食海參則成為近年來島城市民的一種養生時尚。銷售統計顯示,海參消費已不再是貴族專享,正走入越來越多尋常百姓家,銀發族則成了購買主力。
價格節節高
島城銷量一年比一年多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烏溜溜、粘糊糊的海參還沒有被太多人所賞識,在產量較豐富的薛家島,好的干刺參每公斤才賣1500元。
隨著市民保健意識迅速提高,海參的身價迅速抬高。2001-2003年,海參消費經歷了一個快速上升期,期間每年的銷量呈30%遞增。最近兩年,吃海參的市民數量仍以15%的平均速度穩步增長,近五年的海參價格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去年,同品質的干刺參已經賣到了每公斤6000多元。
海參天天吃
平時省吃儉用,海參消費大方
市民高女士是一所大學的退休教師,每天早餐她都有一道保留菜———海參蒸雞蛋。而在平時高女士買菜都要貨比三家,為少花一毛錢精打細算。高女士說,六十歲后她才發現,周圍不少同齡人都開始注意食療滋補了,好幾個朋友都向她推薦海參。于是,平時省吃儉用的她,在吃海參方面開始“奢侈”了。
像高女士一樣,海參消費在不少老年人日常生活開銷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記者從一些海參專賣店了解到,買海參的人群中老年人占到了一半以上。
消費有誤區
養殖的、野生的,營養都一樣
“這是養殖海參還是野生海參?”“銀發族”買海參時都想搞清楚海參的產地,因為大家腦子里種下了一種印象:野生的一定比養殖的好。而海參專家、黃海水產研究所教授于東祥告訴記者,這是一種誤解。
于教授說,盡管海參是雜食生物,但它主要吃低系藻類和有益細菌等,所以餌料成本很低,人工養殖投食幾乎都是自然培育的藻類,這與野生海參的食物基本相同。目前的研究顯示,還未發現野生和養殖海參的營養價值有何不同。“倒是加工方式不同,海參中的活性物質含量肯定有影響,”于教授說,這種影響究竟有多大,研究中還沒有確切數據。
另外,市民也不必擔心得病海參充斥市場。于教授說,因為往往海參得病身體就會自然融化,幾乎撈不上岸,更不必說加工。倒是可能因加工不當,分出海參產品的優劣,優質海參含鹽量少、刺伸展。記者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