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連日來對哈市部分職業中介所暗地里招年輕女子,輸送到外地當小姐的現象進行了報道。21日、22日,記者再次走訪了哈市職介所比較密集的區域,發現職介所“批發小姐”已經成為此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記者在哈市勞動局了解到,哈市正規的職業介紹所僅50余家,其余300余家職介所全為黑中介。
21、22日,記
者走訪了哈爾濱火車站附近和道里區撫順街上的多家職介所,當記者提到是否有外地的夜總會、浴池來登記要招收小姐的時候,多數業主表示:“有,而且多是北京、深圳來的,還有哈市周邊縣城的。”據介紹,一般情況下,秋季天氣涼爽后,外地招聘者的就上來招人了。
21日,一位開過多年職介所的業主馬先生向記者道出了職介所中存在“摻色兒”的秘密。馬先生告訴記者,他在1998年開了一家職介所,近兩年來,哈市職介所遍地開花,大多都是打著房屋中介的旗號去辦理工商執照,然后自己填充上勞務、約人、道歉、介紹按摩、法律咨詢等項目。從前年起,一些外地的招聘人員來到職介所,稱要招哈市的“小姐”去外地工作,這些人大多自稱來自北京、深圳、山東等城市,他們出的中介費比較高,最少200元,有的能達到500元。他曾經介紹幾個本地女子過去,介紹的辦法就是提供外地老板的電話給應聘者,人到當地后,外地老板給他回個電話,就算這筆生意成了,挺容易的。因為招聘者與應聘者都在外地,而且雙方都是自愿的,事情不容易敗露。而且外地招聘者的電話,他們不可能登記在檢查部門能夠看到的登記本上,所以這種“摻色兒”的交易不易被發現。
21日14時許,記者來到哈市勞動局。監察支隊的田副支隊長告訴記者,哈市正規勞務中介僅50余家,黑職介所300余家,正規的只占到1/6。今年2月中旬至3月末,他們與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檢查,重點對道里區撫順街、哈爾濱火車站附近等工商企業密集區、流動人口集散地自發形成的勞動力市場進行檢查,打擊了部分職業中介的違法、違規行為,清理整頓了一批違規經營的職業介紹機構;規范了一批無證照但仍從事職業介紹行為的中介機構。共清理檢查職業介紹機構308戶,依法規范、限期補辦手續204戶,取締104戶。目前,除了不定期進行檢查之外,平日檢查主要是市民舉報、報紙見報的情況,但沒有人向勞動局舉報過職介所中存在向外地介紹小姐的情況,市勞動局對此類情況并不知情。
對于職介所從事“批發小姐”的違法行為,一位民警告訴記者,主要是取證困難。黑職介所的老板接受詢問時,只承認自己做的是正規的中介,對舉報者說的向外地輸出“小姐”的行為矢口否認,加之案發不在本地,被送出的“小姐”是自愿去的不會告發,招聘的老板也不會告發,使辦案難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