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體】由于普遍存在嚴重超時加班、惡意拖欠工資以及雇用不滿16歲的童工等違反《勞動法》的現(xiàn)象,22日,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開對省內20家“血汗工廠”進行譴責。據(jù)悉,這是全國范圍內勞動部門首次進行此類揭露(9月24日《現(xiàn)代快報》)。 廣東在國內率先對“血
汗工廠”公開譴責并曝光是一種進步。但在筆者看來,“血汗工廠”光公開譴責并曝光還遠遠不夠。在譴責曝光的同時,對作惡者處理結果也進行公布,不僅可以慰藉受害者、警示為害者,而且可以威懾僥幸者和效仿者。 譴責曝光之舉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對公眾而言,他們除了想知道為害者姓甚名誰和處理結果,更迫切關心受害者的現(xiàn)實境遇和補償情況;對受害者而言,他們不僅需要“惡有惡報”的精神慰藉,更需要政府部門和司法部門伸出援手施以行政救濟和法律援助,以討回他們應得的物質和精神補償;對行政、司法部門而言,在履行打擊違法者責任的同時,對受害者提供必要的行政救濟和法律援助,豈非正是釋放民本善意誠意、樹立行政公信和司法公信的良機? 面對“血汗工廠”為害一方,監(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是否到位,有無失職瀆職和官商勾結權力尋租的腐敗行為等等,對這些問題,只有加以直接面對和足夠反思,才能對癥下藥。 時下,面對合法權益屢受侵害,不少民工在不知依法維權和依法維權無效的情況下,選擇了非理性的極端維權方式。血的教訓一再警示人們,對形形式式的“血汗工廠”,迫切需要當?shù)卣贸鱿駨V東這樣的務實作為和實際步驟來。對“血汗工廠”光公開譴責曝光還遠遠不夠,更須要反思、問責和法治。陳慶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