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9月24日電(記者 易凌
熊金超)聯合國6大機構最近專程來到武漢,于24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上舉辦聯合國采購說明會,表現出了對“中國制造”的濃厚興趣。
據悉,這是聯合國首次在中國舉辦此類活動,也是聯合國歷史上在世界范圍內舉辦層次最高的采購說明會。
在本次博覽會
上,聯合國6大機構向中國企業公布了此次聯合國機構將在中國采購的主要商品清單。
此前,聯合國在華采購的產品主要是辦公用品、紡織品、醫療器械等18類產品。而此次聯合國6大機構擬定的在中國的采購計劃已從衣襪、鞋帽、帳篷等低端商品,擴大到包括汽車、電腦等數十類附加值較高的高科技產品、機電產品。
據悉,此次聯合國機構間采購服務部明確表示對中國生產的皮卡車、吉普車、面包車感興趣,目前正與北京吉普、北汽福田、東風等汽車廠家洽談合作事宜。
今年8月初,聯合國難民署派員專程到武漢漢正街小商品市場考察,對漢正街可折疊編織袋、帳篷、毛氈線氈、不易碎廚房用品及雨具、塑料雨布等中國商品極為滿意,并在漢正街“國體商城”租下了一處三室兩廳的房產,設立聯合國難民署武漢采購信息中心,以加強和中國企業的信息溝通。
在說明會上,率領聯合國機構間采購服務部、聯合國采購服務部、聯合國項目事務廳、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難民署等6大機構親臨武漢的助理秘書長麥守信說,以前,聯合國機構與中國企業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是導致聯合國直接從中國采購商品比例不大的主要原因。
這位在聯合國負責全球采購和開發計劃的官員說,“中國制造”以其良好的性價比,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但由于信息不對稱,中國每年直接向聯合國出口的商品金額只占聯合國采購總額的千分之五左右。
據了解,中國企業要注冊成為聯合國采購供應商,必須要在聯合國的英文網站上用英文注冊。語言的障礙,使中國許多企業被阻擋在聯合國采購的門外,與聯合國60多億美元的商機擦肩而過。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和麥守信都認為“聯合國并非高不可攀,商機就在身邊”。他們表示,中國企業要克服語言障礙,同時要在了解聯合國采購機構的背景、工作規則、程序上“下功夫”。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