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金九月”是屬于發展商的。購房者在一片觀望聲中成了樓市的匆匆看客,臺前只剩發展商們裝點出的熱鬧。
沒有超出預期的成交量,沒有期待中的價格反彈,如果“金九”已然不再,依舊孤注一擲的發展商又怎能再度迎來屬于市場的“銀十月”?
上海:價跌放量
龐大的供應本周現身上海。不約而同地選擇在同一時段上市,發展商的目的也許是為了解套,但結果是預想得到的,不斷匯聚的新盤洪流最終沖毀的底線只有一個——房價。
因此,本周上海商品房與普通住宅(除動遷房與配套商品房以外的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商品房均價約為7890元/平方米,下跌幅度為3.73%。普通住宅則為8401元/平方米,較上周下跌2.35%,這已是連續第三周的下跌。
與此同時,新增供應繼續大幅攀升。商品房與普通住宅的新增供應均超過了40萬平方米。成交受此帶動,也出現上升趨勢。本周商品房成交36.57萬平方米,普通住宅成交24.09萬平方米,均較上周上浮三成以上。然而,盡管成交有所加大,但明顯追趕不上供應的增加步伐,大量新盤集中入市可能會令第四季度的上海市場形成可售住宅的積壓。
易居(中國)研發中心據此分析,房價跳水、成交再度萎縮的局面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出現。部分供應過度集中的區域,這一節點還會加速到來。
滬樓盤降價引發退房賠付 開發商醞釀變通策略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購房的買家眼下最易發生交房糾紛
剛剛交房的上海嘉定區某住宅小區發展商近日來頭痛不已:當初廣告中宣布要在社區內建一座公園,如今交房時公園尚未落成,一些業主因此向發展商提出賠付甚至退房的要求。
開發商緩解壓力開始降價 金九銀十淪為促銷節
網上房地產交易數據顯示,本月第一周,上海商品房成交均價環比下跌9.27%,普通住宅成交均價環比下跌8.62%;第二周商品房成交均價上漲1.11%,而普通住宅成交均價環比下跌6.68%;第三周商品房成交均價為7890元/平方米,比前周下跌3.73%,普通住宅成交均價為8401元/平方米,較前周下跌2.35%。
滬開發商放棄捂盤 住宅放量劇增房價連續下跌
9月8日至28日,短短三周,上海房地產市場的可售住宅量激增約50%。與此同時,房價連續三周下跌,跌幅高達17%。
此前,易居(中國)研發中心就曾公開表示,若以8月市場消化速度計算,9月8日以后即便不增加任何新的供應,市場現有存量也要13個月方能完全消化完畢。大量新盤的涌入使得上海樓市的競爭進一步升級。
北京:團購成風
“金九銀十”的效應在北京顯然打了折扣。但傳統銷售旺季依然拉升了本周日交易量的上揚。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信息統計,本周網上簽約平均超過了700套/日,其中團購消費模式興起和“明天第一城”等大盤集中上市成為主要原因。
本周,“明天第一城”以超過百戶的團購消費創下京城集體購房新紀錄。而在不久前,成交金額達億元的天之驕子最后團簽規模亦達80余戶。由此可見,團購模式漸為市場供需雙方接受。開發商拒絕降價,卻婉轉地接受了以讓利為前提的團購需求。據統計,目前北京市場至少有近20個樓盤在與大批量購房者集體洽談,包括了融科橄欖城180人團購,北京星河灣130人團購,沿海賽洛城140人團購,華紡易城二期181人團購,萊鎮香格里420人團購等等。
業內人士因此預測,由于近期購房人青睞團購手段,迫使開發商變相降價的可能大大增加。
開發商回籠資金變相讓利 京城團購買房者增多
“有關系的出關系,會挑毛病的挑毛病,集體和開發商討價還價,最后我們贏了!”昨天,明天第一城的一位團購業主興奮地對記者說,他們剛剛以超過百戶的團簽創下京城集體購房新紀錄。
地產觀察:北京樓市期房價格下跌意味什么?
北京房市是否走出觀望,成為北京媒體和地產界近日熱炒的一個話題,不光是開發商忽悠,就連著名學者也去與開發商PK。
盡管場面有些滑稽,但對“觀望的討論倒也說明人們焦慮心態。
1—8月北京住宅期房漲1027元 空置面積大增
空置一年以上商品房面積385.4萬平方米,同比漲23.7%
北京市建委、市統計局、市國土局、市發改委根據北京房地產市場信息及預警預報系統運行結果,聯合向社會發布北京市2005年1-8月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
廣州:鏖戰“十一”
本周納入廣州市房屋管理系統實時監控的樓盤數量,已由上周的90多家猛增至120多家,市區可銷售商品房套數也增至12000多套。此前,有消息傳出,凡是沒有納入房屋管理系統的樓盤,將不得在黃金周期間公開銷售。盡管該消息未獲證實,但顯然在市場上已發生效力。
臨近國慶黃金周,幾乎所有的開發商都把精力放到銷售上,不少樓盤將在國慶期間開盤發售。其中合生下屬兩大樓盤、碧桂園的清遠項目、中海地產的南海項目等等,都將在國慶前后沖擊市場。業內人士表示,拋開買家因素,僅開發商強大的供貨量和大量的促銷活動,都足以營造一個熱鬧的國慶市場。
隨著開發商積極推盤造勢,買家的情緒也明顯被調動起來。上周末,海珠區赤崗一項目開盤,雖然首次推出僅100多套房,但是吸引了500多買家到現場,買家搶購一度造成現場混亂。同樣,遠離廣州市區的別墅項目,例如東方夏灣拿、珊瑚灣畔等的銷售中心,也迎來了久違的熱鬧現場。(記者
黃晨 林明 張艷紅)
廣州地產業潛規則怪圈與違法成本:市場將震怒
任何行業都要有規則來約束,沒有規矩便不成方圓。房地產當然也不例外。規則是市場的平衡桿,誰破壞公平的規則,市場就會懲罰他們,而市場的參與者就要為此埋單
但當破壞規則的成本低于遵循正常規則的成本時,潛規則便會大行其道。廣州地產界存在的違章施工、擅改規劃、房企欠稅等現象,就是潛規則發作的結果
1--8月粵房價3759元/㎡ 比前7月均價漲近16元
據廣東省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1—8月,全省實現商品房屋銷售額665.29億元,銷售商品房屋建筑面積1769.50萬平方米,商品房屋平均價格每平方米3759.76元,比1-7月的平均價格每平方米37
44元上漲了近16元,是今年以來商品房屋銷售均價同比首次出現正增長。
“樓市大戰”將爆發 穗地產精英“劍指”十一
炎炎8月,廣州樓市并沒有因為一輪“降價旋風”而變得停滯不前,相反,經過這個“復蘇月”的掙扎,樓市在九月又有了回暖跡象。隨著國慶到來,廣州50多個地產企業都進入了備戰狀態,預示著新一輪“樓市大戰”即將爆發。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