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10月3日電(黃粟 周俏春)10月1日,記者在四川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二期發掘現場看到,新發現的恐龍化石中,最長的一根肋骨化石達1.8米。本次發掘現場在博物館園區內進行,從10月1日起,首次進行開放式發掘,允許觀眾目睹實地發掘的過程。
自貢恐龍博物館副館長彭光照說:“正在發掘的化石
屬于的恐龍個體可能比大山鋪現已發現的所有峨眉龍都大,甚至有可能超過博物館展廳里陳列的亞洲第二大龍天府峨眉龍。”
目前專家初步確認該區域含恐龍化石層的面積在30萬平方米左右,其中化石特別豐富的區域有1萬多平方米。在此之前歷次發掘的面積僅為2800平方米!䦟<夜烙,如果把整個化石群發掘出來,其中的恐龍個體數不會少于1000具,化石骨骼數應以十萬、百萬塊計。9月12日開始,自貢恐龍博物館組織實施了對大山鋪恐龍化石群的二期試發掘。本次試發掘的面積達400多平方米,發掘深度超過10米。
在已被專家發掘、清理的40平方米左右的巖石層上,50塊恐龍化石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最長的一根肋骨化石達1.8米、最長的股骨化石達1.5米。 彭光照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長的肋骨化石,從其關聯和保存情況看,這條恐龍為一較完整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從骨骼長度比例看,體長應在20米以上。從脊椎關聯和前后延伸狀況分析,該骨架埋藏姿態比較優美,觀賞價值很高。
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群產地是一處國際知名地質古生物遺址。它最早發現于1972年,1979年至1985年間,曾經有過數次規模不等的發掘,在已發掘的2800平方米范圍內,共清理出以恐龍為主的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個體材料近300具,累計獲得化石骨骼2萬多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