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報10月3日報道
記者 劉玉波 李克新
黃河有望成為省城的“內河”了,這一幕正在漸行漸近!隨著濟陽黃河公路大橋的上馬,省城“北跨”得以提速,濟陽人憧憬的“10分鐘登機、20分鐘入城、3小時出海、4小時進京”的快捷便利的交通體系正在成形。大濟南“北跨”發展戰略蓄勢待發。
濟
陽與濟南市區隔黃河相望,但在濟陽縣縣長助理、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孫戰宇看來,這些年來濟陽與省城雖“形近而實遠”,交通瓶頸的制約是該縣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
濟南市發改委在一份調研報告中提出,目前,濟南市有兩座鐵路橋梁、3座公路橋、20余座浮橋與黃河以北相連。但是,公路橋通行量已接近飽和;浮橋受洪峰、冰凌及惡劣天氣等影響,無法實現長年全天候通行。目前,交通不暢和收費過高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黃河以北兩縣的經濟發展。實施“跨河發展”戰略,特別是加速黃河北濟陽、商河兩縣經濟發展,應以交通建設為重點,突出解決跨河通道和黃河北鐵路規劃建設問題。
2005年1月26日,濟南市十三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濟南市今年將突破濟陽和商河等遠郊區,加快北跨黃河發展。濟陽縣委書記蘇樹偉認為,像江寧依托南京、蕭山依托杭州、昆山依托上海、城陽依托青島,都是在研究與大城市如何接軌、如何錯位發展的定位后,以超常規的思路加上扎實的工作措施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與之相對照,濟陽人在研究承接濟南“北跨”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融入濟南,承接輻射,打造優勢,建設三區”的發展構想。
在這種背景下,濟陽黃河公路大橋項目自然成為濟陽承接省城“北跨”、加速經濟發展的重點工程之一。目前,濟陽黃河公路大橋已經開工。作為省城橫跨黃河的第四座大橋,這也是濟陽縣承接省城“北跨”的重點工程。該橋位于濟陽——章丘境內,一側在濟陽溝楊引黃閘上方300米處,另一側在章丘胡家岸村北部附近。大橋北接國道220線、省道248線,南接省道321線、濟青高速公路、濟南國際機場及規劃中的濟南快車道。
孫戰宇介紹說,濟陽黃河公路大橋力爭2007年建成,建成通車后,從濟陽縣城到濟南國際機場將只有7公里距離,而從濟陽縣城到濟南市區中心的車程將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濟南北繞城高速和濟陽黃河大橋建成后,加上現有的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濟陽的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濟南“浦東”呼之欲出。
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鮑志強日前在濟陽縣調研經濟工作時強調,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著手實施“北跨”發展的各項工作,濟陽縣面臨著承接“北跨”的難得發展機遇。
“10分鐘登機、20分鐘入城、3小時出海、4小時進京”,隨著一系列圍繞打造快捷便利的交通體系舉措的實施,濟陽人的這種憧憬將不再是個夢。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