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自9月19日至10月1日,山東菏澤市連續多次降大到暴雨,使9個縣區96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達25.8萬人,房屋倒塌受損160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1.4千公頃,損壞公路18.45公里,損壞橋涵287座。記者前往災區深入采訪,今起推出《菏澤災區紀行》系列報道。
山東菏澤巨野縣是
全國四大產棉縣之一,80萬畝棉花正處于摘拾收獲關鍵時期,半個月降雨320毫米,造成棉桃變質脫落,產量減產一半多,直接經濟損失就達4億元人民幣。
9月份以來,山東菏澤巨野縣連續陰雨,不少低洼地塊嚴重積水,棉花受淹枯萎,潮濕的空氣和土壤還加速了棉桃的腐爛脫落,產量大大降低。那些正在吐絮的棉桃也變黑僵硬,雖然當地干部棉農積極排水排漬,但大部分棉田還是減產甚至絕產,產量也將減少60%左右。
據統計,9月19日至10月4日,山東菏澤巨野縣平均降雨量達320毫米,最大點降雨量402毫米。由于該縣地處菏澤市最下游,接受客水較多,加之降雨量大,造成67.3萬畝農田受災,特別是對棉花影響最大。巨野縣是全國四大產棉縣之一,全縣80萬畝棉花這段時間正處于摘拾收獲的關鍵時期,由于長時間的降雨,造成了大量棉桃脫落和變質,使產量受損60%。僅棉花一項直接經濟損失就達4億元人民幣。目前全縣受災人口31.2萬人,倒塌房屋1310間,沖毀橋涵閘40座。全縣直接經濟損失5.88億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5.44億元。
10月4日,記者來到山東菏澤巨野縣大謝集鎮大謝集村,這里是巨野棉花主產區,棉農謝新建正忙著用抽水機從棉田里往外抽水。他家今年種了6畝多棉花,眼看著豐收在望,沒想到半個月的連陰雨,讓全部希望泡了湯。看著枯萎的棉花和脫落的棉桃,謝新建滿臉憂愁,欲哭無淚:“今年一家人就指望這6畝多棉花賣錢了,一年來全家人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在地里忙活,今年農資價格高可棉花價格也不錯,化肥、農膜、種子、農藥等雜七雜八一畝地投入200多元,本來想一畝棉花怎么也得收入1000多元,沒想到下了半個月的雨,棉花產量不光低了,而且品質差了,少收入一半不說,光抽水用的電費還花了100多塊,老天爺真把俺害苦了。”
災情發生后,山東菏澤巨野縣上下已經緊急行動起來。巨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華北對記者說,面對災情,巨野縣緊急啟動了防汛預案。全縣副科級以上干部國慶長假期間全部在崗值班,派出17個督導組到各鄉鎮包村劃片,組織群眾抗洪救災。經過十余天的艱苦奮戰,投入勞力20余萬人次,搶排田間村莊積水3億多立方米,除了偏澇地帶的1000多畝外,其余積水已全部排除完。同時,縣里想方設法將房屋倒塌或危房戶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成立生產自救班子,發動群眾進行搶收、騰茬、搶種,爭取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完)(記者黃體軍吳修安通訊員姚朝磊)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