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釀酒大省,也是消費大省,在白酒產量老大的位置上已經坐了十年,但由于產品結構不合理,低檔酒一直占大頭。屋漏又逢連陰雨,“標王”事件之后,2001年,白酒行業實行從量從價雙重計稅,每市斤白酒征收5角錢的從量稅。
“長期以來,在業內人士的眼里,山東一直以生產低檔酒為主,幾元錢一瓶的蘭
陵大曲、景芝白干雖然市場很大,但在雙重計稅的體制下,只是賠錢賺吆喝,改善產品結構迫在眉睫。”山東白酒協會專家組組長黃業立指出。
5角錢真可謂難倒了山東酒。趵突泉酒業董事長邢介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三斤糧食出一斤酒,加上包裝費、人工費、銷售費,再加上稅,5元以下的酒都賠錢。而在2001年,山東省白酒平均每市斤價格為3.84元,大多數酒廠都虧本經營,現實逼得酒廠紛紛調整產品結構。
對于產品結構調整帶來的變化,蘭陵董事長陳學榮深有體會,兩年前,他剛到蘭陵走馬上任,只有10%的產品價位在9元以上,其余的是蘭陵大曲、二曲等低檔酒,賣一瓶,賠一瓶。今年,9元以上的酒占到了33%。產量沒增,銷售收入同比增加了40%,當期利潤也是非常可觀。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已經接近2002年全年收入的兩倍了。
來自山東白酒協會的統計表明,針對雙重計稅的情況,魯酒企業普遍調整產品結構,縮減低檔酒,增加中高檔酒。按可比統計,2001年平均每市斤酒為3.84元,2002年提高為4.5元,2003年則達到6.1元,2004年更提高到6.9元。
不僅魯酒價位整體提高,而且還有了在本地市場叫得響的高檔魯酒。泰山生力源的五岳獨尊,蘭陵的蘭陵王,趵突泉的53度特釀,扳倒井的珍藏特釀,古貝春的百年老窖等價位都與五糧液和茅臺相近,搶占了本地高端市場的不少份額,徹底摘掉了魯酒低檔的帽子。(完)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