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莫斯科10月7日電(記者魏忠杰)當地時間7日凌晨,俄羅斯利用水下發射的“海浪”運載火箭將俄羅斯和歐洲合作研制的“演示者-2P”試驗型航天器送入軌道,35分鐘后航天器成功降落在堪察加半島的庫拉導彈試驗靶場。
據俄聯邦航天署發布的消息,俄位于巴倫支海的“鮑里斯戈列布斯克”號核潛艇(
“海豚級”核潛艇)于莫斯科時間1點30分(北京時間5點30分)自水下發射“海浪”型二級液體燃料運載火箭,并將“演示者-2P”試驗型航天器送入亞軌道。35分鐘后,航天器成功降落在俄羅斯的導彈試驗靶場——位于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
“演示者-2P”試驗型航天器實際上是一個可以盛放貨物的充氣裝置,由俄羅斯與歐洲航天部門合作研制而成,其試驗目的是將來用于從國際空間站向地面運送貨物。按照計劃,將來“演示者”將被發送到國際空間站。等空間站試驗數據等有效載荷達到一定數量時,“演示者”航天器將搭載著貨物從國際空間站分離并返回地面。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前航天器大量充氮并完全打開,成為一個倒立的圓錐體,搭載著貨物在地球表面實現軟著陸。
俄航天專家介紹說,將來這種航天器將可以從軌道上往地面“空投”重達幾噸的貨物。與美國航天飛機從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相比,使用這種航天器“空投”軌道貨物可以大大降低運送費用。除了從國際空間站“空投”貨物,將來這種航天器還可以用于緊急情況下轉移空間站宇航員,并用于在火星等其他星球實現軟著陸。
以前俄曾進行過3次“演示者”試驗型航天器試驗,都因為天氣或運載火箭技術故障原因而未能檢驗航天器本身的技術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