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航天署負責發射的一枚歐洲極地冰川探測衛星8日晚在發射后不久發生事故,衛星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墜入海中。這一事件對致力于極地冰川研究工作的歐洲航天局,以及希望在商業衛星發射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的俄羅斯聯邦航天署構成沉重打擊。
衛星碎片墜入北冰洋
莫斯科時間8日19時02分
(北京時間23時02分),載有“克里塞特”探測衛星的俄羅斯“轟鳴”輕型運載火箭在位于莫斯科以北約900公里處的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升空。
根據原先預計,“克里塞特”探測衛星應在當晚20時30分左右進入預定軌道。但直至20時50分,地面控制人員一直未能與衛星取得聯系。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發言人維亞切斯拉夫·達維堅科隨后向美聯社證實,衛星沒能進入預定軌道。
達維堅科說,事件原因很明顯是運載火箭推進裝置出現故障。“根據初步調查,事故原因不在于航天部隊,而在于推進裝置故障。”
“推進裝置沒有被點燃,這導致衛星沒能到達預定軌道,”達維堅科說,“衛星的碎片已經墜入北冰洋北部洋面。”
目前,生產這一推進裝置的赫魯尼切夫公司負責人已經向歐洲航天局正式道歉。
俄羅斯航天聲譽大損
失事的“克里塞特”衛星由歐洲航天局生產,有媒體估計這枚衛星價值約在2.1億美元左右。與此前的冰川探測衛星不同,配有雷達測量儀的“克里塞特”除了可以測量漂浮冰塊以外,還能精確測量出覆蓋格陵蘭島及南極大陸的數千米厚冰層厚度。
歐洲航天局原計劃通過這枚衛星開展一項為期3年的極地冰川測繪工作,為研究全球變暖的科學家提供更為詳勁可靠的數據。然而,失事消息讓這一計劃化為泡影。
美聯社評論說,“克里塞特”的墜毀對歐洲航天局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與此同時,這一悲劇也將給俄羅斯聯邦航天署的聲譽蒙上陰影。近年來,俄羅斯一直希望在商業衛星發射領域發揮更大作用。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說,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已下令停止所有“轟鳴”輕型運載火箭發射項目,直至事件原因最終確認。
禍不單行,就在事發當天,俄歐航天界合作的另一項目同樣遭受挫折。雙方科學家研制并開始發射試驗的小型太空船“示威者”在返回地面時與控制人員失去聯系。徐超(新華社供本報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