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門了解到,用3年左右的時間,濰坊將在市區建立高職人才培養基地,在各縣市按照一定標準,集中力量建設一所職教中心,盡快形成立足濰坊、輻射半島、與制造業基地建設相適應的“高職城”。
據了解,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濰坊的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進展,全市已有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18所
,高等職業院校8所,各類職業學校在校生達到15.5萬人,但是還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學校規模較小,布局分散;重點專業不突出,專業師資短缺;政策不落實,經費投入不足等。
為實現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突破,濰坊在各縣市啟動“2431”工程,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縣城按照“占地200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在校生3000人,儀器設備總值1000萬元”的標準,集中力量建設一所規模大、檔次高的職教中心,以培養更多的職業技能型人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并逐步撤并地處農村鄉鎮規模小、條件差的職業學校。在此基礎上,逐步辦成高職學院,形成濰坊獨具特色的“高職帶中職”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將盡快搭建起校際間“人才互通、學分互認、設備互用、信息互享”的平臺,走特色發展之路。
同時,濰坊還將下決心改變職業院校專業建設重點不突出、特色不明顯、重復設置、與濰坊主導產業發展聯系不密切的問題。凡是市縣財政支持的學校,專業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市里確立的主導產業;省屬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要加強統籌協調,做好服務濰坊經濟的文章,突出重點,辦出特色。為此,濰坊將狠抓“名師”引進,設立一批年薪10萬元甚至待遇更高的特聘教師崗位。
另外,濰坊將加大職教投入,增強職教發展的活力。除財政撥款外,濰坊將吸引民間資金和境外資金投資舉辦職業教育,并要采取切實措施密切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成立由企業家和學校校長參加的聯誼會,作為校企合作的平臺。(記者劉炳文)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