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之2005上半年,9月29日的土地出讓活動,如同幾日連綿的秋雨來得恰如其分。當一切歸于本位的時候,坐看云起的心態讓我們發現,還原了真實的豐富內容與現象思索。 商品房、普通商品房,東邊日出西邊雨
在9月29日的土地出讓活動中,經過掛牌程
序后,共有5宗地塊進入到拍賣程序中,這其中包括3宗商品房用地和2宗普通商品房用地。然而一樣的出讓結果卻有著兩樣的出讓過程。 作為商品房用地,位于銀川路西端B地塊,是2005年6月18日拍賣會上的流拍地。那次拍賣會上與其相鄰的兩宗地塊不但順利成交,而且銀川西路A地塊是以5120元/平方米的高價出讓。當人們還對那次拍賣會上此宗地塊無人問津的窘境不得其解時,在時隔3個月后的此次出讓中,這宗地卻成了搶手貨。作為3宗商品房用地中唯一的市南地塊,6家開發商參與多輪競價。最終,青島鑫龍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樓面地價3600元/平方米的價格獲得。
市北區吳興路170號地塊,則經過激烈的價格角逐以樓面地價3880元/平方米的價格由青島岳天浩海房地產置業有限公司取得。市北區伊春路東、同德路南地塊被老牌房地產企業青島中房集團獲得。
作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讓,四方區萍鄉路26號和28號地塊僅以土地增值0.57%的比率,以樓面地價1760元/平方米的價格由青島新海園房地產開發公司競得。市北區大港二路6號地塊則由青島雁陣地產開發公司以2610元/平方米(樓面地價)競得。
普通商品房用地出讓用心良苦
在此次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讓的公告中可以發現,土地部門對推出4宗地塊作了不同的附加設定。不僅有全部作為普通商品房住宅用地出讓的,還有住宅和商業搭配出讓的,更有普通住宅和商品住宅用地“捆綁”出讓的。對于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的出讓方式相關部門可謂用心良苦。
其中,市北區營口路81號和李滄區重慶路西、興國路北地塊作為普通商品住宅和商業用地采用搭配出讓,成為兩宗流拍地塊。
市北區大港二路6號地塊,雖然房屋售價限定合同均價為4800元/平方米,但由于地塊面積適中,投資回報周期短,適于中短期開發等特點,所以還是引來兩家執著的想擁有者,最終演化成了“兩個人的戰爭”。在短短的幾分鐘里,這宗地以10元/次的加價幅度攀升著,近50輪的競價也讓拍賣師忙得不亦樂乎。最終,樓面地價2610元/平方米的價格和青島雁陣地產開發公司的獲勝,為拍賣會上的一段快樂插曲劃上圓滿的休止符。
老牌房地產公司再次出手顯示對未來市場的信心
此次出讓活動中,伊春路東、同德路南土地面積為1.82961萬平方米的地塊,也是此次土地出讓活動中最大的一宗商品住房用地,被青島中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2220元/平方米競得。對于老牌企業“重出江湖”,中房集團總經理助理白延青認為:首先,這宗地塊與中房企業的產品定位于民宅相吻合;其次,與中房強調的規模效應相匹配;同時,也與中房企業品牌的塑造相得益彰。
對于中房以往的久未出手,白延青認為新政下的房地產已經進入到政策穩定階段,市場越來越趨于理性,買房的理性了,造房的理性了,市場也理所當然地理性了。在一系列的理性中,中房集團對未來市場充滿信心,此次是該出手的時機,所以出手也事出必然。
四季度著力加大普通商品房用地投放力度
保證普通商品房用地的供應,是保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有效解決拆遷用房和滿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應的有效方式。我市為此制定出“2005、2006年各從土地儲備中拿出1000畝土地,用于建設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的目標。
為完成此目標,我市在第四季度將繼續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投放,對于已推出未果的土地,市相關部門表示將調整后繼續推出。據悉,前三季度我市已推出普通商品住房用地439畝,其余約600畝土地出讓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本報記者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