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媒體8日廣泛報道五中全會召開的消息,認為全會將研究和審議中國今后5年的發展藍圖,注重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縮小地區和城鄉差距,構建和諧社會。將經濟建設的重點從“增長”過渡到“穩定”。
法新社: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幾百名委員今天在北京開會,這是該國政治日歷中堪稱最重要的事件的第一天
。共產黨核心黨員們的這一年一度的會議預計將批準今后5年中國的發展藍圖。國家媒體說,這次全會將研究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該規劃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據國家媒體和分析家說,該計劃預計將更加注重可持續的、快速的、健康的和有利于環境的經濟增長。這些年里,政府財政和國營的銀行一直資助許多可行的基礎設施項目,但也有一些不值得撥款的項目。腐敗和問責機制的匱乏助長了開支的浪費。一些“盲目”投資導致了鋼材和能源等價格的上漲,加重了人們對資源短缺的擔憂。由此也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此外,中國所采取的增長模式注重沿海地區,造成城鄉之間嚴重的收入差距。多數農村人口與城市居民相比,生活水平遠遠落在后面。
俄塔社: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例行全會在北京召開。預計,縮小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將是為期4天的會議的關注焦點之一。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承認,財產上的差距繼續加大可能會嚴重破壞社會穩定。在2006年舉行的全國人大會議上通過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時將會考慮全會通過的決議。黨的高級干部們將討論修改重新分配收入的政策,其中包括增撥資金來支持農民,因為農民是中國社會人數最多,但社會保障最低的群體。增加對農村的財政投入不僅是社會現實,而且是經濟現實所決定的。
路透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胡錦濤正在尋求推動中國“和諧社會”
的綱領。中央委員會的這次全會還準備公布第十一個五年計劃———這個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的一份新的路線圖。該五年計劃改變了加快經濟增長的長期以來的政策,轉而支持改善社會服務和限制范圍廣泛的環境破壞。
日本《產經新聞》: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將重點討論從明年開始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可以預料,中國領導層將更加堅定地提出重視穩定的路線。“十一五”規劃將以“三個代表”、“平衡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
等理念為基礎,將經濟建設的重點從“增長”過渡到“穩定”。
埃菲社:中共中央將從8日開始討論“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與戰略。胡錦濤主席在今年2月份提出發動建立“和諧社會”的黨政學習宣傳運動。政治局在關于召開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決定中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提高發展質量。五中全會將研究怎樣對付“不和諧因素”。中央委員會的成員將討論怎樣使制造業的發展同環境保護保持平衡,將GDP的質量置于它的數量之上,同時還要提出幫助民工的建議,以及保護婦女和維護農民利益的建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