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據《齊魯晚報》報道,秋季新學期開學后,省城眾多中學紛紛開始嘗試新的教師競聘方法,在精細和科學的量化考核中,過去僅作為參考依據的學生的評價打分如今已經開始直接關系到老師能否“上崗”。 評聘制不再走形式了
據了解,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省城眾多中學都開始嘗試改變過去“走形式”的教師評聘制度,通過較為科學的量化考核對老師進行評價來選拔優秀老師“上崗”。與以往競聘制度最大的不同,就是各學校都引入了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打分。由此帶來的教師崗位大規模調整,在省城眾多學校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像濟南七中原有教師177名,這次競聘后,有15名任課教師不得不離開原崗位,這也讓許多老師開始重新審視來自學生的評語。 在濟南七中,記者看到了學校發給學生的用于評價任課教師的調查問卷,問卷涉及到老師職業道德、授課藝術、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學生寬嚴程度等十多項內容。由于是匿名調查,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都是直言不諱,有學生給自己老師的意見就是“老師平時與同學溝通較少”、“教學方式過于死板”等等。 學生評價得分占兩成 濟南七中校長尹守峰告訴記者,學校實行新的競聘辦法后,教師的考核成績主要由教學成績、科研成果和學生評價三部分組成,其中學生評價得分占到了20%左右。雖然學生評價所占比重不高,實際上,這次15名教師的崗位調整,學生評價的分數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過去省城各學校都搞過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調查,但并沒有與教師的競聘上崗掛鉤。如今“掛鉤”后,各學校實行的學生打分評價方法大體相同,但打分占整體評價的比重有所不同,多數在20%到30%之間。 對于新的教師競聘制度,濟南歷城二中副校長薛萬嶺認為,這體現了教育的進步,但學校作為管理者應該時刻注意堅持綜合評價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