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記者從壽光市文化局了解到,在配合南水北調東線雙王城水庫工程建設的考古中,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現了大規模的商周時期季節性鹽業遺址39處。日前,該遺址群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一類保護區,并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名單。為了保護這些遺址,南水北調工程將盡最大努力“讓道”。
雙王城水庫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山東段三大庫區建設工程之一,位于壽光市以北,北距渤海南岸25公里。南水北調工程設計的水庫是在原水庫的基礎上向北、西擴建,面積約為9平方公里。在2003年夏季和2004年的春季、秋季,為配合雙王城水庫工程建設,山東省文化廳配合重點工程考古辦公室與濰坊市、壽光市文化局組成考古隊,分3次對水庫工程范圍內及周圍進行了考古勘察、鉆探和小規模試掘工作,在8平方公里范圍內發現了商周鹽業遺址39處。
但是,該遺址群與南水北調工程恰好相遇,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的負責人日前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為遺址“讓道”,并全力協助考古發掘工作。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高級工程師王金建說,“如果庫址調整后再次發現大型遺址,我們會再次修改方案進行避讓。如果避讓不開就從工程款中出資進行考古發掘。”(通訊員張大同馬廣博記者劉炳文)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