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優惠50至300元”的售樓廣告破天荒地出現在媒體上
島城房市初聞打折聲
今年6月份以來,房地產新政實施后,一直保持強勢的新建商品房市場也開始發生變化。昨天,有房地產公司在媒體上打出了優惠
售房的整版廣告,這可以說是青島房地產市場上從未有過的現象。與新政前后大起大落的二手房市場相比,表面上平靜的商品房市場也起了微瀾。優惠售房情況的出現是不是說明青島的房價已經到頂?昨天,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優惠廣告破天荒
“品質不等于昂貴,低價也可以做到。”昨天,四方區一新建小區的開發商在媒體上打出了“優惠售房”的廣告,廣告中說“特惠價格,讓利客戶。小區部分樓座特惠讓利銷售,面積75至110平方米的全明戶型,每平方米優惠50元至300元!”
記者昨天與該小區售樓處聯系后得知,這個小區的房子起價為4650元/平方米,根據樓座位置的不同,價格上也不同。當問及特惠銷售的房子時,售樓處的工作人員說,優惠的樓座僅限于個別位置相對偏一些的房子,數量不多。從售樓人員急匆匆想結束咨詢的語氣中可以聽出,此次廣告中的特惠房顯然不是推介的重點,打廣告的目的可能是想讓更多的人關注這個樓盤。
據了解,同樣的優惠售房廣告在十一黃金周期間也出現過。
可以討價還價了
“以前到售樓處買房子,價格上從來不叨叨。現在不同了,購房者可以和售樓人員討價了。”市民李先生對記者說,去年至今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其對整個市場的影響逐步顯現出來,炒房的退出了市場,有真實需求的購房者買房子時更加理性,在這兩種因素影響下,一些開發商感到房子不像以前那樣好賣了。
前一階段人們普通懷有的觀望心態對開發商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買賣雙方的心態都開始變化。購房者開始選擇價格實惠、戶型合適、面積適中的樓盤;開發商由于受到資金及銀行貸款的壓力,開始想辦法加快銷售的速度。除了優惠銷售外,一些“暗中打折”的現象也開始露頭,一些開發商通過贈送裝修等形式吸引客戶。
優惠只是個別的
“現在出現的優惠售房只是個別現象,并不代表整個市場的情況。”一位從事房地產營銷的人士介紹說。
這位人士分析認為,新政后,非理性搶購的現象有所減少,人們正在逐步走出觀望階段,這時,人們對價格波動比較敏感,一些開發商便采取打折或降價措施來促銷。而且,一些實力不強的開發商已經感受到了資金的壓力,盡快回籠資金成了他們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
“青島房價的總體趨勢依然在上漲,只是上漲的幅度有所減少。”這位人士分析說,目前所謂的優惠售房往往只是個別樓座的個別房子,開發商更注重的是這種廣告引起的眼球效應,而并不能反映整個市場的情況。“不過,市區的一些高檔樓盤在銷售上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未來會不會打折銷售還不好說。”(記者
蘆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