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韓國主婦向記者介紹她家租住的房子
青島早報10月13日訊
在城陽區常住的韓國人有3000多人,大部分居住在流亭和城陽城區一帶。一些附
近的居民瞅準這個商機,將自己的樓房騰出,租給韓國人。其中,楊埠寨社區和南疃悅華園商住小區居住的韓國人最為集中,占60%以上。
社區住進韓國人
記者昨天在楊埠寨社區調查時看到,在新建成的30棟居民樓上,幾乎每個樓座上都懸掛了十幾個小鍋蓋式樣的衛星電視接收器。在社區北部的一條街上,有四五十家印有韓國文字的門頭房,儼然一條韓國街。居民告訴記者,在新蓋的30棟樓房中,住了110戶韓國家庭,占全部入住居民的四分之一,懸掛“小鍋蓋”的住戶全都是韓國人,附近的韓式門頭房也是韓國人來了以后才逐漸開業的。
一年賺回裝修費
楊埠寨社區居民于先生告訴記者,2001年,社區舊村改造后他搬進新房。2002年12月份,他聽說一家韓資企業的老板想要租一套房子。當時考慮到村里沒地了,將房子出租給韓國人肯定受益不錯,但韓國老板要求住房按照韓國人的居住環境設置,于是他下狠心花了1萬多元安裝了地炕、地熱等設施,將這個房客留下,每月租金1400多元。
于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房子的租金以前一般是每月400多元,而花1萬多元裝修后租給韓國人,一年下來會多收入1.2萬元。社區的韓資企業有十幾家,要租房住的韓國人越來越多,現在90%以上的居民都將新分的樓房安裝地熱、地炕等設施,準備出租給韓國人。
韓國鄰居很熱情
據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韓國人用于洗澡、供熱等用途的水、電費每月高達千元。“韓國人愛干凈,每天必須洗一兩次澡,不少居民出租房子前還特意安裝了洗浴設施。如今,條件好的樓層出租給韓國人,月租金可以達到一千七八百元。”于先生說。
記者問:“韓國人與你們相處得如何?”于先生說,韓國人往往白天忙工作,夜間外出休閑,加上語言不通,平時很少與附近居民接觸。但一旦碰上,他們會主動與居民熱情打招呼。“在這里居住的韓國人幾乎家家都在學習漢語,以方便與當地人交流,而許多居民也在跟韓國人學韓語。”(王濤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