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人員叮囑聽課者關閉手機后,養老護理培訓班開課。主講老師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的美麗女士,名字叫賓德,是專程來青島授課的志愿者,也是一位護理專家。8日至11日,她每天都在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為100多名學員上老年護理課,一天下來要講5個小時。盡管很累,但賓德說,她很愿意為中國老人做點
事情,這是她的愛心之旅。 賓德平時說德語,這次講課用的是英語,聽課的大多是下崗再就業人員。同樣作為志愿者,中國海洋大學英語系教師辛海燕、于琰以及青島大學德語系教師田蜜一起擔當賓德的翻譯,青大醫學院教師泮思林、研究生馬志國則幫忙解答護理專業方面的難題。有了這么多人的愛心碰撞,賓德講得精彩,翻譯翻得順暢,大家聽得開心,養老護理課效果大大超出預期。
賓德站在講臺上的大屏幕前,根據投影儀的圖像,詳細講解著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精神需求、生活需求、護理要點等,同時還向大家介紹老年人健康概念、養生保健理念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化養老經驗,并隨時解答學員的問題。
參加聽課的市老齡辦主任李雪華說,青島老年人已達115萬之多,老齡化程度在全國僅次于上海,高齡化已超過上海,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所走過的老齡化之路,青島如今正在走。老齡辦這次成功邀請外國專家志愿者來青講課,就是要促進島城老齡事業與國際接軌,把國外以人為本的最先進、最適合青島實際的養老經驗引進來,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
促成賓德的這次跨國志愿行動的歐中文教促進會首席代表于青麗女士介紹,奧地利是歐
洲較為典型的老齡國家,有著優良的為老服務傳統、完善的養老制度和豐富的
社會化養老經驗,老人們處處可以感受到濃厚的人文關懷。在與市老齡辦與歐中文教促進會的交流過程中,奧地利紅十字會了解到青島的老齡化進程正以令人吃驚的速度發展,而專業養老護理人員卻非常匱乏的情況后,在當地媒體發布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經過多方考核篩選,賓德女士在報名者中脫穎而出。
參加這次養老護理培訓班的100多名學員中,大部分是下崗準備再就業的“4045”人員,這個培訓班是市老齡辦聯合市勞動保障局,在市福彩中心支持下開辦的,學員都是免費前來接受培訓的。學員們說,聽了賓德老師的課,他們認識到養老服務市場需求廣闊,從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就業選擇和努力方向。
“有機會我們也要用掌握的養老護理知識到國外去當志愿者,獻點愛心!”下課后,幾位學員圍著賓德笑著說。
“愛心是沒有國界的。我們愿意像賓德女士一樣,能夠為世界上的老人多做點事情,還有什么能比這樣做更讓人快樂呢?”于青麗一句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本報記者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