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嚴打網絡侵權版權立法步入快車道
網絡公司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看重自主版權內容的開發。而中國政府對于網絡侵權行為日益強化的打擊行動,也對那些“盜版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有跡象表明,中國的網絡內容版權立法已經駛入快車道
本報記者陸悅發自北京
網絡公司從沒有像今天這樣
看重自主版權內容的開發,對于他們來說,版權的控制有利于獲得高額的收益回報,同時能夠有效避免法律上的訴訟,而且中國政府對于網絡侵權行為日益強化的打擊行動,也對那些“盜版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有跡象表明,中國的網絡內容版權立法已經駛入快車道。
一切均為版權
“中國市場是一個不太重視版權的市場,但彩鈴的出現,不僅保障了我們的版權,又帶來了新的收入。”竹書文化唱片公司的總經理沈永革面對記者發出如此感嘆。
10月14日,中國移動發起首屆“彩鈴唱作先鋒大賽”,新浪、搜狐、網易、TOM等門戶都表現出極大熱情,并以接力形式視頻直播了這次活動儀式。
本次大賽主要征集各類原創音樂作品。參賽獲獎網絡歌手(或其代理公司)賽后將和中移動簽訂彩鈴下載收益分成協議,但作品彩鈴版權將歸中國移動所有。
飛樂唱片總經理鐘雄兵作為唱片方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鐘雄兵的公司去年僅依靠楊臣剛的一曲《老鼠愛大米》彩鈴便入賬數千萬元,遠遠超過為歌手發行唱片的收益。
“很多唱片公司開始希望通過彩鈴下載的方式擴大自己的收益,顯然,這是一種既能防止盜版又盈利豐厚的方式。”北京龍樂文化有限公司李凡告訴記者。
不僅唱片公司,更多的SP也開始推出自主研發的手機網絡游戲,“雖然投入巨大,但與代理其他公司的產品相比,自主的產品除了源碼維護上的便利外,還能獲得更多的收益。”美通網產品總監王欣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剛剛耗時兩年時間推出了手機網游《三界傳說》,前后資金投入超過500萬元。但美通對于該產品的預期巨大,希望通過該產品的運營獲得超過上億元的回報。
版權問題已經開始引起每一家新經濟公司的關注,“現有業務會不會帶來不必要的版權糾紛,究竟怎樣才能把這些糾紛最小化”正成為這些公司高層考量的主要問題。
網絡版權“糾紛”推動立法進程
但即使是認真對待,搜索引擎廠商的業務模式似乎也碰到了極大麻煩。
Google和百度這對當紅的搜索引擎廠商正面臨著來自正版付費的訴訟風暴。因為百度等搜索引擎技術的存在讓從互聯網上免費“獲得”音樂成為一件極其容易的事情。
其實,搜索引擎廠商碰到的這類糾紛,已經開始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9月下旬召開全國版權會議,國家版權局局長石宗源透露,中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計劃年底出臺,現在正在加緊制定中。該辦法將重點解決網絡侵權事件發生時,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ISP)所承擔的行政責任。
據悉,目前網絡侵權主要分為四類情況,分別是服務器本地下載、ICP的淺層鏈接(下載、試聽等)、一次完成的深層鏈接、搜索引擎引用等,其中針對搜索引擎的界定會將更加詳細、嚴格。
9月26日,在敗訴于上海步升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之后,百度又面臨百代等七大唱片公司高達167萬元賠償的訴訟。與此同時,Google也面臨著因鏈接新聞來源和色情圖像而引起的法律起訴,事實上,隨著Google數字圖書館掃描計劃的逐步實施,這個在納斯達克紅得發紫的公司幾乎每天都在面對類似問題的困擾。
對于搜索引擎廠商的麻煩,中國搜索COO陳波反對的聲音頗為激烈,他認為,今天唱片公司以搜索結果中存在無版權的mp3鏈接將搜索引擎公司請上了被告席,顯然不合理。“數據龐大的網頁,不可能讓搜索引擎公司有時間去核實所提供的鏈接是否具有版權,如果搜索引擎要核實每一個搜索結果的版權合法性,那么中搜自己搜索引擎的9億中文網頁需要400人以每分鐘一個網頁的速度看1600天。”
但毫無疑問有關正版的訴訟風暴正席卷全球互聯網:網易于8月15日突然宣布停止mp3搜索業務;9月9日,臺灣音樂網站飛行網的三位負責人被判刑。在美國,9月下旬,由于私下運營P2P下載服務遭到一連串訴訟,美國流行的文件共享網站與停止運營;而此前,唱片公司對P2P下載提供商的訴訟,例如著名的Napster案和Kazaa案,幾乎將P2P滅絕于網絡之上。
但不可否認,即使是業內最資深的專家也認為,新技術條件下的著作權保護是世界性難題。
八部門嚴打網絡侵權
為此,國務院法制辦已將制定互聯網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條例列入2005年立法計劃。但是,在這部法律出臺前,國家版權局將于年底前率先推出相關行政條例,以規范網絡環境下作品使用傳播的秩序。
這部新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將對互聯網侵權案件發生后,網絡服務提供商(ISP)是否應承擔相應責任,如何進行行政處罰,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免責等問題做出詳細規定。即一旦發生網絡侵權事件,不光網絡內容提供商(ICP)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聯通、網通等ISP企業也可能接受相應的行政處罰。
石宗源認為,網絡法規規章的制定將為我國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一周前,中央宣傳部、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公安部、信息產業部、文化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八部門再次發出通知,要求全國范圍集中再次開展一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的專項行動。
這次專項治理是繼中央宣傳部等八部委組織“嚴厲打擊盜版音像制品夏季行動”之后,又一次打擊侵權盜版的重要舉措,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對網絡侵權盜版行為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一次專項治理。
行動的重點是打擊各種形式的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特別是依法查處“三無網站”和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社會反響強烈的典型案件,規范互聯網產業經營管理秩序,以點帶面,全面推進。
很多網絡內容的盜版者已經開始嗅到互聯網“嚴冬”的氣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