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王輝荊露 記者張慎慎 張浩宇報道
盡管距離亞特蘭大奧運會時間已經過去8年了,但當時披著國旗繞場一周的情景王軍霞仍是刻骨銘心,“那時候自己已經感覺溶入了國旗當中,血液在沸騰,永生難忘,因為那時候你代表的是一個國家,升國旗、奏國歌那種感覺最偉大。”
她昨天在奧體中心接受了揚子體育記者
的采訪,她在接受采訪時重點談了當今田壇熱點——劉翔現象。
“劉翔”不是造的
或許是時代不同了,也或許是媒體過分的關注,如今的劉翔似乎已經成為體育界的“皇帝”——所到之處前呼后擁不說,恨不得隱身遁形恐怕也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對于有媒體提出這樣的“星”是媒體過分關注造出來的說法,王軍霞笑著說:“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如果誰這樣說,我第一個反對。”
“‘造星’這個詞我不贊成,因為運動員不是娛樂明星。”王軍霞認為,運動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所以關注的目光自然會多一些,“商家的關注、老百姓的關注,也包括媒體的關注,但這是建立在運動員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的。”對于劉翔現象所引起的商業炒作等現象,王軍霞也是表示了一定的理解,但他認為這要有個度,畢竟運動員是依靠運動成績吃飯的,離開了運動成績也就是本末倒置了,“對于運動員拍廣告等商業行為,這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NBA的喬丹,他有上億的廣告合同,但他沒有影響訓練和比賽。但如果你即使是很少的合同,但你因為這個而耽誤比賽和訓練,顯然不合適。”對于自己如今的一些商業行為,她笑著說,“我不一樣了,我已經退役了,我得吃飯,否則我得餓死啊。”
希望大家保護劉翔
自己曾經是一個名人,至今也還是一個名人,甚至安心看比賽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不斷有喜歡她的觀眾喊她,希望得到她的簽名。所以,或許是感受太深的緣故,王軍霞也呼吁“大家如果真的愛劉翔,就多給劉翔一些空間。”
對于現在很多輿論焦點都關注名人的緋聞等花邊新聞的做法,王軍霞表示了深惡痛絕,“我覺得大家應該少關注一些緋聞之類的花邊新聞,而多關注運動員訓練比賽的東西。”作為曾經專業的運動員,王軍霞的話不無道理,畢竟運動員也是人,“就拿簽名來說,明星不可能完成所有人的心愿,如果滿足每一個人心愿的話,他要累死的,更別說訓練和比賽了。”不過,盡管如此感嘆,但看臺上的觀眾爭先恐后不顧危險要王軍霞的簽名時,她仍然盡量滿足觀眾的要求,她甚至悄悄說,“等工作人員過去你在扔下來……”
我不會嫉妒劉翔
或許有人會覺得王軍霞從昔日萬人矚目,到如今人氣不遠遠不如劉翔,心情難免有些失落。對此,王軍霞一笑置之:“我沒必要調整心情啊,很正常的事情。無所謂,我不在意大家是否記得我,我謝謝大家曾經給過我的厚愛,我覺得我的人生已經走得很完美。”
王軍霞理性地認為,她當年那個時代體育市場經濟剛剛開始,而現在體育市場化已經很濃厚了,所以很多東西不可同日而語。對于大家關注劉翔、熱愛劉翔她表示絕對不會嫉妒,“我和劉翔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我們各自代表了不同時代的運動員的象征。”不過,王軍霞表示,盡管她和劉翔屬于不同時代的象征,但絕對不能說中國體育是依靠他們才發展到今天的說法,“我覺得不單是我們兩個人的努力,包括教練員、運動員等在內所有的體育工作者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沒有他們也沒有我們,體育發展到今天不僅僅是一兩個明星的功勞。”
責任編輯:林彥婷